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家纺行业粗放型的高增长方式落幕

来源:全球纺织网 发布时间:2013年12月25日

“2011年以来,棉花大起大落的价格波动也是影响家纺行业运行的重要因素。另外,人工成本的上升和出口需求的疲软等因素,使得以床品、布艺为主的家纺生产企业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胡振超补充说。
  在近期举行的2013年中国家纺大会上,中国家纺协会会长杨兆华透露,协会重点跟踪的193家企业中,亏损企业23家,同比增3家,亏损额为5000万元,同比增130.9%。
  另一方面,高于行业平均利润率的企业去年是69家,今年62家,但是利润占比还提高了两个百分点,说明强者很强,弱者很弱。
  资深产业研究员高晓诗认为,由于我国家纺消费尚未形成稳定的消费模式,国内家纺业的竞争呈现出行业集中度低、区域特征不明显以及尚未形成全国性领导品牌的特点。虽然企业有2万家,但产值在1亿元以上的企业仅有50家。
  也有分析师指出,企业营业收入的低增长,也反映了家纺行业粗放式增长的可持续性已难以保持。
  向专业化、个性化发展
  据悉,美国、韩国、意大利等纺织业发达国家也曾经历过行业发展惨淡的折磨,但他们在大环境不景气的情况下探寻出了与之相匹配的转型路线,从而确立了在全球纺织服装产业价值链中的重要地位。
  目前,我国家纺行业面临的人力成本高涨的局面,美国纺织业也曾感受过,在这种发展环境下,美国采取的措施并不是停止扩张生产,而是在纺织工业技术和装备研发上下功夫,不断提高生产率,将原来的传统家纺业转化成技术型发展模式。
  面临工厂倒闭、企业生产开始向低成本国家转移的现状,美国纺织服装业并不是和许多国家一同走了下坡路,而是向更高技术含量、自动化生产的层次发展。美国利用高科技产业优势来不断强化纺织服装业,开发先进纺织生产技术,占领纺织服装产业链的技术制高点,从而推动产业的不断转型升级以及保持其在产业链中的控制力。
  今天的中国市场,只是不断为国外高档服装进行加工,难以创造出具有本土特色且有影响力的自主品牌。意大利也曾面临过这样的困境,对于这种状态,意大利选择了将自身历史与艺术的文化宝库相融合,开辟了一条创新型的发展道路。把意大利的纺织服装业推向了全球的高端产业链中。
  家纺产业未来的发展之路主要体现在提供专业化、个性化产品和服务上。而真正向这方面发展,企业需要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体现差异化。在以扩大内需为主要目的的前提下,企业应该加大在产品研发方面的投入,不断改进生产技术,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水平,使产品真正能为消费者所接受和喜欢。
  杨兆华表示,未来两三年内行业将迎来兼并重组浪潮。

<<上一页[1][2]
阅读数量(229)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