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纺织企业:做领导者还是跟随者?

来源:全球纺织网 发布时间:2013年12月25日

 

根据工信部2013年第38号公告,浙江三志纺织有限公司作为起草单位参与制定的《高密度超细旦涤纶丝织物》行业标准于2013年12月1日正式开始实施。

企业参与制定行业标准甚至国家标准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一流企业做标准”的说法在业内流传已久。而浙江三志纺织有限公司通过自身的实践阐释了企业制定标准的意义。

制定标准赢得市场先机

“价格战最终打败的是自己,标准之争才是真正的市场之争。”浙江三志纺织有限公司的相关负责人如是说。他认为,得标准者得市场。

一家企业能够参与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制定,是企业综合实力的体现。参与有关标准的起草,意味着对产品标准的掌握、领会能先行一步,可促进企业快速开发新技术、新产品,大大增强了市场竞争能力,以此来占领产业发展的制高点。相对其他企业来讲,先行拿到了进入市场的入场券,在占领市场方面拥有了天然优势。

浙江三志公司今年的市场销售额早已超出了预期的目标。“明年的销售目标估计是3亿元。”相关负责人信心满满地说。

浙江理工大学一位教授也认为:“制定标准不仅规范了行业行为,同时对企业的影响力起到辐射作用,话语权增强,带来的社会效益远远大于其直接经济效益。这是迈向一流企业的直接体现。”

一位服装协会的相关负责人表示:“一个新的标准出台,就是意味着不同企业之间经济利益的博弈。毋庸置疑,谁制定游戏规则谁就是赢者。同时,政府在这方面的倾斜政策也会很多。”

广东四海伟业纺织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办公室主任闫亮预测了未来企业的发展格局:一种是多元化发展制定国家、国际标准的“巨无霸”集团,一种是制定行业标准的“科技小巨人”企业。

做领导者须具备实力

虽然参与制定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益处多多,但是“标准不是你想做,你就能做的”。

有的企业有心无力,有的企业还没有关注到标准领域。采访中,一家企业人员表示“这事好像离我们很远”。另外一家长丝织造企业销售主管则坦言:“任何企业都想成为有话语权的大哥,但是公司研发这块还不够出色,暂时没有做标准的底气。”

参与标准制定也意味着更多的投入。一家长丝织造企业的研发主管告诉记者:“制定标准,相关数据需要做无数次的反复论证试验才能确定。同时,要考虑各种危险指标、第三方的权威论证反馈等等。一项标准出台需要大量精力。同时,人力、物力、审查等各项投入,也需要一笔很大的资金。如果没有雄厚的资金实力,很难静下心来做标准,也很难做出好的标准。”

浙江三志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参与制定技术标准,要求你在这块领域做得很好,做得很深,能获得业界认可。去年公司承担了国家化纤长丝织造遮光布行业标准的起草制定,这期间的投入很多。不是外界想的那么好做。”据了解,浙江三志是专业设计开发、生产功能性遮光面料的企业,在遮光布领域的研发已经开展了12年。

 

[1][2]下一页>>
阅读数量(400)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