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参与制定标准还意味着一种责任。盛虹集团参与制定过多项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集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标准不是做完就完事了,标准只会使你更好地规范自己、赶超自己,以更多的精力关注行业发展,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企业也会更多地被媒体和业界关注,也是有压力的。”据记者了解,盛虹集团已参与制定了8项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同时还着手进行2项国际标准的制定工作。
一家权威检测机构的检测人员同时表示:“随着现阶段新技术的不断出现,一项标准颁布之后,成长速度非常快,标准还会不断修订,或者是撤销,被新的标准取代。其生命力可能也就是4~5年左右。企业需要随时动态跟踪,否则出具的报告有时会出现瑕疵,说不定还会惹上麻烦。”
期待更多企业参与标准制定
实际上,标准不仅仅是市场竞争中制衡对手的门槛,更应该是促进行业发展,推动产业链竞争合作的手段。现阶段标准种类很多,有企业、地方、行业、国家、国际的标准,也有技术、管理、方法的标准。有关协会负责人表示,无论什么标准,只有秉持开放合作的态度,制定时着眼于实现产业的共同成长,才能被更多的企业认同并应用,也才能最大程度实现其价值。同时,他认为应该有更多的企业参与到各项标准的制定中。
东华大学一位资深的学者认为,经过近几年的行业洗牌和各种新技术的应用扩展,许多纺织企业都意识到了研发的重要性,都有自己的技术中心、核心技术和自主专利,在行业内也有了一定的知名度,但对标准在行业发展中的引领作用认识不够,没有超前意识,没有参与标准制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影响了标准化工作的深入开展。同时,他也给想参与标准制定的企业提出了建议:可以先尝试参与地方标准、行业标准的制定,慢慢过渡到做国家、甚至国际标准。也可以和行业联盟企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科研院所合作,减轻在资金、人力、财力等方面的压力。在他看来,现在许多企业做的产品技术参数和企业内部的标准甚至比国际标准更严格、更苛刻,已经具备了参与制定各项标准的实力。
有相关数据表明,苏州吴江区18家企业作为第一起草人主导制定了12项国家标准、12项行业标准,参与制定的行业标准达到86项,采用国际先进标准达399项。这些企业无疑已经走在了前面。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