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为糟糕的是优衣库还陷入与其它休闲服品牌价格战的泥潭,直到2005年,优衣库在中国依然没有盈利。此时,优衣库在香港市场却大获成功,负责人潘宁临危受命接管中国市场。他开始重新思考优衣库在中国的品牌定位。他认为日本的大众和中国的大众是截然不同的概念,两地客单价约相差10倍。
日本大众几乎可以解释成为中国中产阶级以上的水准。恰逢五一黄金周,潘宁无意中从一则广播新闻中获取了灵感。当时新闻说中国出游人口达到一亿五千万人,他即刻联想到优衣库的生意,认为这一亿五千万人代表了典型的中国中产阶级,这才是优衣库的目标消费群体,其将想法汇报给日本总部,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优衣库是一家鼓励创新和改变的公司,正如柳井正倡导的“一胜九败”的商业哲学,其很快允许潘宁大胆将想法付诸实践。更为幸运的是,实验成功了。
2006年上海港汇广场被评为全国最佳购物中心,潘宁希望将港汇广场四楼的一间店铺作为优衣库改头换面的新起点。当时他给顾客的承诺—伦敦和东京优衣库能买到的商品在港汇店都能买到。虽然价格比过去上涨了,品项与质量却实现与国际接轨。
UT系列的设计师合作款更是令消费者耳目一新,看到了一个优衣库用T恤衫打造的时尚王国。从此,优衣库在中国进入高速增长时期,不仅店铺数量在今年稳居第一,坪效也在行业内公认名列前茅。彼时,潘宁站在港汇店门前指着店铺说:“以前觉得港汇店挺大的,现在不过也就是一个中型店铺。”
潘宁将自己与优衣库的结缘解释为命中注定。当时他像许多在日本的中国留学生一样临近毕业时参加各类招聘会,而迅销只是他曾经备选offer中的一家公司。“当时这个企业在东京完全没有知名度,用中国的话来讲就是一家乡镇企业。”潘宁如此回忆上世纪90年代的优衣库。面试时柳井正却对他说要把优衣库打造成世界第一的时装品牌。回忆起在日本做店长时,潘宁印象最深的是黑色围裙。在学校时老幻想自己能够穿得西装革履坐在办公室里,但在现实生活中,自己却是穿着一条黑色的围裙,还用吸尘器在500坪店铺里从左边的犄角旮旯吸到右边。
如今作为迅销集团中国区总裁面对千店扩张目标的他,回想起曾经在店里做过琐碎的工作,他认为正是这一切为之后经营打下坚实的基础。“如今作为一个CEO,优衣库的管理执行核心就是三现主义,现时现场现物。所有问题的解决方法,所有将来的可能性,都是来自于现场。现场就是我们的店铺。”潘宁告诉《环球企业家》优衣库的核心竞争力。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