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创新能力加强
数据分析结果显示,本年度全行业竞争力500强企业的平均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为1.85%,高于上届(1.74%)0.11个百分点。
同时,在注重提升研发投入的作用力推动下,本年度500强入围企业的创新绩效水平达49.89%,较上届入围企业创新绩效指标高出10多个百分点。
劳动生产率提升较快
在技术改造加速等因素的推进作用下,本年度500强入围企业、竞争力10强(20强)企业的生产效率得到大幅提升,本年度500强入围企业的平均劳动生产率达60.06万元/人(按工业总产值计算),同比提高了9.7%,高于纺织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劳动生产率4%。分行业竞争力10强(20强)企业的平均劳动生产率水平更是达72.86万元/人,比上年提升了12%。
具体从分行业来看,长丝织造行业10强企业的平均劳动生产率水平最高,为176.3万元/人,其次为毛纺行业10强企业的平均劳动生产率水平最高,为119.14万元/人;而产业用行业10强和家纺行业10强的平均劳动生产率水平也较高,分别为78.5万元/人和76万元/人。
节能降耗成果巩固
虽然面对了复杂的外围环境考验,多方面综合压力均有所增加,但本届的测评数据显示,竞争力500强入围企业、各行业的竞争力10强(20强)入围企业仍坚持节能降耗工作不放松,单位产值耗电量、耗水量都有较明显的下降。
从分行业10强(20强)企业来看,长丝10强企业的节电工作成绩最为突出,其单位产值耗电量较上年减少了26.53%;从节水成绩来看,也是长丝10强企业最为突出,单位产值耗水量较上年减少了36.65%。
发展阻力有所增加
当然,在本年度的测评结果中也确实显现出受到全球经济复苏缓慢、市场需求疲软的影响,部分竞争力优势企业遇到了一些困难和发展的阻力,部分企业的盈利能力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如本年度行业竞争力500强入围企业的平均利润率虽然高于2012年度全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的平均利润率,但稍低于上届500强入围企业的平均利润率水平。
我们也关注到,全行业的竞争力优势企业并没有在发展阻力面前放松“科技”和“品牌”的积极建设工作,各行业10强(20强)企业的科研力量、技改状况以及信息化水平建设等指标均较上年继续提升。这也成为我们行业坚定信念,迈向“纺织强国”的重要支撑。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