拐点
靠庞大产量赚钱成为历史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青山湖区这种依靠进入门槛低、人工成本低,以贴牌代工,靠庞大产量盈利而发展起来的针织服装产业,在2008年迎来了拐点。
“随着2008年欧美金融危机的爆发,加上2008年《劳动合同法》出台后,用工成本每年都在上升,一个普工一个月工资两三千块是常事,一些技术性的工种工资甚至超过5000块。”南昌培维梦针织服饰有限公司负责人王士坚告诉记者,就算工资涨了,企业仍然为找不够工人而头痛。
王士坚坦言,劳动密集型、科技含量低、利润低是“南昌青山湖针织服装制造”几乎“与生俱来”的特点。不少行业内人士将“劳动力成本低”视为优势,并以庞大的“产量”数值引以为豪。但是不掌握核心科技,只付出廉价劳动力的青山湖区针织服装行业,其内在的含金量并没有多少。
症结
处产业链最低端致利润微薄
“经过20多年的发展,青山湖区针织服装产业发展的最大弱点是缺乏叫得响的品牌。”记者从青山湖区有关部门获悉,该区2012年756家针织服装企业中,只有6家针织服装企业拥有自主品牌,自主品牌率不足1%。
郑树发说,由于长期“为他人作嫁衣”,自主品牌缺失,导致专门做贴牌代工流失大量利润,而且国际市场议价能力不高。
“一件贴牌代工衬衣,毛利润不到15%,大头都被对方拿走了。”郑树发说,由于贴牌代工产品结构比较单一,以汗衫、背心、套头衫、T恤等低档产品为主,并且大部分针织服装企业处于产业链的最低端,面对人民币升值及人工成本剧增等压力,整个行业的抗风险能力显得不足,许多代工企业做不大、做不强。
对此,王士坚也表示,由于缺乏叫得响的品牌,虽然产品的质量过硬,但因为缺乏品牌效应,服装企业的利润十分微薄。王士坚举例说,用最好的面料生产一件衬衣,成本也只要200元。贴牌代工的品牌产品放到商场可以卖到上千元,国际品牌可以卖到四五千元。但这些利润,贴牌代工企业赚不到。现在的水费、电费、人工等各种成本都在上涨,但是贴牌代工没有议价权,代工企业只能自己吞下利润缩减的苦果。
转型
企业开始自创品牌
业内人士认为,从短期来看,青山湖区针织服装企业的贴牌代工模式,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开资金和技术的束缚,以较低的风险和成本进入到国际市场,进入国际市场的速度和效率都明显高于以自有品牌进行的国际营销。
但长期来看,因为这些针织服装企业只从事贴牌代工生产,其在产业链中处于上无自主品牌和核心技术,下无独立营销渠道的尴尬地位,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就可能失去持续发展的能力,只能依靠微薄的加工利润生存。
“正是鉴于以上这种情况,我们才决定实行产业转型升级。”青山湖区一位负责人介绍,目前,全青山湖区针纺服装业门类比较齐全,在全区1300家针织服装企业中,民营针织企业占97.1%。而企业数量庞大的背后,是一条从针织布印染到针织服装加工的比较完整的产业链,如此雄厚的产业实力,为转型升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上一页[1][2][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