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孚色纺(002042.SZ)在海外考察数年终有进展,周二晚间公司公告称,拟投资1.36亿美元在越南设立色纺纱生产企业,公司此举将降低主要原料境内外差价对成本的影响,充分利用当地劳动力成本较低的优势,减少国际物流费用,有效规避关税壁垒,提高成本竞争力和东盟市场的服务能力。
近期,已有多家上市纺企或其关联方宣布了在东南亚投资计划,中国纺织制造业海外转移渐成大势。
分析人士指出,中国纺织企业向更具成本比较优势的发展中国家布局产能,可享受当地较低人工成本和原料价格,而随着海外产能逐步释放,公司盈利能力得以增强,同时也将整体提升中国纺企国际竞争力。
**色纺两龙头越南建厂,提升东盟市场占比**
华孚色纺去年年底两募投项目达产后,产能已提升至130万锭,两募投项目新增产能20万锭。三季报显示,公司前三季度销量同比增逾20%,同时用棉成本持续降低,导致业绩大增,预计全年业绩增长超过100%。
事实上,公司主要竞争对手百隆东方(601339.SH)一年前已在越南投资建厂。目前百隆东方越南项目已释放4万锭产能,剩余4万锭产能预计明年中期投放。公司董秘华敬东此前向大智慧通讯社表示,越南项目用地还有余量,可再上项目,但目前尚无具体计划。"国内招工难问题越来越严峻,若未来该趋势得不到扭转,那么增加国外市场的份额将是一种趋势,且现在也有较多制衣厂产能逐渐向东南亚市场转移。"华敬东说。
一券商分析师指出,百隆东方和华孚色纺是国内色纺纱领域的双寡头,二者目前产能分别为100万锭和130 万锭,占据了全国一半以上产能。两者国外销售贡献营收都在30%以上,且不少客户为海外品牌贴牌生产,因此公司终端产品的外销直接和间接比例会更高,在越南投资设厂顺应纺织产业转移趋势。
成本逼迫百隆和华孚大幅投资越南建厂,这也是目前中国纺织企业普遍面临的问题。有分析师认为,随着明年棉农直补贴政策推出,国内外棉价收窄直至趋同,纺企海外扩张的一大动力可能减弱,但国内人工、环保、土地成本仍会不断增长,向国外转移生产基地的趋势不会变。
**下游海外扩张,增盈利能力**
拥有上下游产业链,并具备全球竞争力的色织布龙头企业鲁泰A(000726.SZ)日前也表示,拟投资800万美金在柬埔寨新建年产300 万件衬衣加工厂。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