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回顾
2月底,美国农业展望论坛召开。美国农业部(USDA)首次发布2013/2014年度棉花供需数据预测。数据显示,2013/2014年度全球棉花供需形势将略有好转,棉花产量将减少2.9%至2514.7万吨,需求则会增长2.6%至2373.2万吨。但受制于较高的起初库存影响,2013/2014年度全球棉花库存消费比将进一步上升至81.10%。
3月底,2012/2013年度棉花临时收储顺利结束。本年度累计收储棉花共计651万吨,接近全国棉花的产量,再次刷新了收储的最大值,相较于2011/2012年度313万吨的棉花收储量翻了一倍多。
4月,我国《2013年度棉花临时收储预案》公布,收储价格为20400元/吨,与上年度持平,并且依旧延续了无限量敞开收储的做法。国际棉花咨询委员会(ICAC)4月预测,北半球新年度植棉面积同比减少2%,单产与上年度基本不变,为50.3公斤/亩,总产2346.7万吨,较上年度减少254.6万吨。收储执行时间为2013年9月1日至2014年3月31日。
4月,中国棉花协会调查显示,2013棉花面积预计下降6.8%,至6818万亩,这是10年来首次跌破7000万亩。黄河流域下降最明显,尤其是河南,已由产棉大省变为产棉小省。
9月,中国国家发改委经贸司有关领导指出,落实好临时棉花收储政策时要严防“转圈棉”。
11月,全国棉花交易市场、中国储备棉管理总公司发布公告,从11月28日起正式开始储备棉出库销售。
12月,纺织行业权威人士透露,2014年我国将不再实行现行的收放储办法,改为对棉农进行直补,具体办法仍在完善之中。
[1][2][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