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走出去,中国纺织产业拥有更大发展空间

来源:全球纺织网 发布时间:2013年12月31日

 浙江科尔集团斥资2.18亿美元在美国开设工厂,这是中国纺织企业首次赴美建厂。经济之声评论:走出去,中国纺织业拥有更大发展空间。
  据报道,棉纺织龙头企业浙江科尔集团有限公司将在美国南卡罗来纳州兰开斯特郡开设其第一家海外工厂,投资总额为2.18亿美元。报道说,合同已经从意向投资转为实质生效,第一期工程将在2014年2月破土动工,预计2014年10月投产。由此,科尔集团成为我国第一家在美国设立制造工厂的纺织企业。公司负责人介绍,去年底,他们就开始分别在越南、印度、巴基斯坦、美国等国家寻找投资机会,最后将办厂地点放在了美国。他们详细地算了一笔账,新厂大约需要500个劳动力,国内劳动力每年每个成本在5万元左右,美国则需要20万元,但国内劳动力成本逐年在上涨,美国这个水平已经维持了20年。公司每年棉花用量在15万吨左右,国内平均每吨棉价要高于国外5000元左右,这样算来,尽管美国劳动力比较高,但棉花原材料的就可以省下7.5亿元。而且棉纺织耗电较多,国内每度电成本0.7元,美国只有0.3元。由于国内棉价大幅高于国际棉价,纺织企业走出去到海外办厂不是什么新鲜事,但过去直接办厂主要是在新兴市场或发展中国家,直接到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去办厂比较少见。有专家指出,目前东南沿海一些传统制造业向东南亚等国家转移,但模式还是我国早期传统制造业的模式,科尔集团到美国办厂,可以给制造业的发展带来一些新的启示,随着贸易壁垒等要素制约,土地、劳动力、资源等要素成本上升,企业到发达地区办厂这种"走出去"战略,可以有效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在资源、技术、品牌、市场、竞争力等方面的壮大和改善。
  浙江省商务研究院院长张汉东表示,此前制造业对外投资主要包括股权投资以及并购等,直接办厂主要在新兴市场或发展中国家,直接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办厂的比较少见。随着贸易壁垒等要素制约,以及土地、劳动力、资源等要素成本上升,估计以后直接对外投资会越来越多。
  于国内棉价大幅高于国际棉价,劳动力和能源成本上升、再加上环保压力以及需求不足,我国棉纺织企业的日子眼下并不好过,中棉行协10月下旬的调研显示,下游市场需求未见好转,企业订单不旺,开工不足,销售不畅。应该说,走出去势在必行,但是这几年企业出国办厂都是到新兴市场或发展中国家市场,到美国去办厂确实比较新鲜。
  

[1][2]下一页>>
阅读数量(313)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