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业内人士表示,造成当前棉纺织行业不景气的主要原因来自于棉花政策。棉花政策的实施,对我国纺纱企业冲击巨大,不仅让我国纱线产品渐渐失去了竞争力,同时也造成了进口纱的持续剧增。数据显示,2013年前三季度,我国棉纱线进口达156.8万吨,同比增长44%;1至9月累计出口棉纱线39.7万吨,同比增长22%。我国对棉纱线的进口延续了2012年的热度。
对此,朱庆骅认为,我国棉花的收储政策以及配额管制政策使国内棉价居高不下,国内棉花销量不佳。除此之外,与其下游服装行业发展也息息相关。当前服装行业仍在低谷徘徊,棉纺织业不景气是必然之势。待服装行业回暖之后,我国棉纺织行业也将有所复苏。
现在,棉花问题已经成为棉纺行业热议的话题,也是行业发展所不可回避的热点问题。作为纺织原料,棉花的经济地位十分显著,它影响着全球纺织品服装的生产与贸易,甚至关系到全球工业的发展进程。我国试行3年多的棉花临时收储制度,客观上造成了棉花内外价差高,对我国棉纺织业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最近农业部、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等相关机构纷纷向外界透露了取消棉花收储、采取国家直补的改革方向,基本确定2014/2015棉季,我国棉花临时收储政策将不再实行,并可能在新疆实行直补试点。希望能够真正惠及棉农,形成合理的市场机制。
朱庆骅表示,棉花收储制度实际上是为了保护农民收入,但是收储制度同时也造成了国内棉价较大波动,对棉纺织企业不利。政府可以考虑直接为棉农提供补贴,而非进行收储。棉纺织业作为传统的基础性产业,转型升级将成为今后的重中之重,同时还需优化产业结构链,提高对价格波动风险的抵抗能力。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