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棉花专区 >正文

辞旧迎新 棉市仍“弱”字当头——2013年12月棉花月评

来源:全球纺织网 发布时间:2014年01月07日

辞旧迎新,棉花市场迈着战战兢兢的步伐,走进了新一年,市场寒气袭人、茫然不知所向的感觉却如影随形,挥之不去。虽然局部的利好和政策的干预让2013年12月的棉花市场保持着一丝的坚强,却无法回避“弱”字当头、大势利空的市场格局。
  12月,国际棉花市场表现出了坚挺的一面,在经历了需求萎缩、库存高企、中国抛储等不利因素笼罩的低迷行情后,渐渐走出了低谷。其间有美棉减产、出口顺畅和经济好转的激励,也有期货库存降低和市场理性调整的支持,才使得市场不至一落万丈。经济复苏缓慢抑制消费增长,棉花需求不足,资源库存上升导致棉花总体供大于求是大势所趋,短期内市场无力改观;而经济的好转和产量的减少以及中国政策的积极引导又为国际棉花市场提供了喘息的空间和有力的支持。
  反观国内棉花市场,稳定显然是不争的事实。政策的有形之手牢牢把握了市场的节奏和进程,从收储到抛储,再到进口棉政策的调整,棉花市场的开关和平衡,一切尽在掌控之中。12月新棉收储已进入冲刺阶段,收购进入扫尾期,籽棉收购价格稳定,棉农卖棉积极,加工企业正加班加点全力交储,尽快回笼资金,降低收购风险。目前,已完成收储501万吨,其中新疆197万吨,内地134万吨,大单169万吨。随着春节的逼近,企业交储会更加踊跃,国家对湖南、湖北和江西收储条件的放宽也会使收储再次增速,同时也彰显了国家对市场支撑的决心和力度。
  现货市场由于缺少流通资源,棉花交易几乎处于停滞状态,零星的成交也不具代表性,部分未能交储的棉花报价较高,企业难以接受,纺织企业棉花原料主要来自储备棉抛售。目前,国储棉共计投放计划58万吨,实际成交28万吨,不足47%,其中国产棉占21万吨,进口棉占6万多吨,每天抛储成交以国产棉为主,成交量和比例呈明显下降趋势,足见棉花现货需求的疲软;而成交价格则小幅抬升,进口棉几乎100%成交,进一步说明了市场更加青睐高等级棉花的结构性变化。
  

[1][2]下一页>>
阅读数量(633)
分享到:
 更多关于 棉花专区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