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广东政府力推跨境电子商务“阳光化”

来源:亚洲纺织联盟 发布时间:2014年01月13日

终结“灰色地带”仍需时日

广州海关技术处处长冯锦羡介绍,目前“清单核放、汇总申报”刚刚推出,仍处在试运行阶段,海关方面也在向参与试点的相关企业收集各方面的反馈意见,在改进工作的同时,也向国家海关总署争取更多政策。传统的跨境电商在报关、结汇、退税方面都存在不少灰色地带,随着新政的推广,海关方面对灰色地带的打击力度也将加大。

据参与试点的一家广州跨境零售电商创始人李先生介绍,去年以来,他们参与试点新政后,尝试性地通过“清单核放、汇总申报”的政策向海外销售了一批3C类产品和服装类产品。不过,李先生称,在实际使用中,这一政策还不能达到制定时的期望。“实际操作还比较麻烦,成本并不比传统的报关方式低。”李先生认为,海关还应提供更便利的操作方式。对此,李先生表示已经在几次内部会议中,将这一意见向海关部门反映。

“新政推出,大家还处在观望状态。”跨境电商组织深圳海贸会创始人刘智勇介绍,海贸会在跨境零售商会员中,大多都没有参与这一政策的试点,国内较知名的跨境销售商中只有兰亭集势参与了试点,其余参与试点的企业并不多。

不过,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如果“清单核放、汇总申报”的政策最终试点成功,得到普遍推广,或能大幅度改善跨境零售商的利润水平。据了解,因为打“价格战”,不少跨境零售企业销售的产品仅有10%-20%的利润,如果正常退税,跨境电商的利润率或上升一个台阶。

供应链服务机遇巨大

随着新政的推出,传统跨境零售电商的供应链难题或有新的解决方案。“跨境电商企业甚至可以考虑将‘海外仓’移回境内。”广东卓志物流集团市场总监李金铃介绍,海外仓目前是不少跨境零售电商的选择,通过海外设仓,可以方便地将大批商品先行出关,再在线上零售。不过,如果货物已经存储在境外,退换货、调货将十分不便,对企业的供应链考验很大。配合海关、检验检疫的相关新政,对于物流时间上不敏感的商品,零售商们完全可以通过供应链企业在港口检管区内存储,方便灵活调配资源。

不过,广州一家跨境零售商也表示,部分商品在海外设仓,主要还考虑到物流时间上的需要,为了给海外顾客提供更好的购物体验,只能承受相应的风险。

李金铃同时预测,未来通关政策正规化之后,有能力为跨境销售商提供通关、通检、结汇、退税一条龙服务的供应链企业,将获得巨大的市场机遇。她表示,跨境电商大多对通关的具体实操并不熟悉,小型企业自行聘用报关员等办法成本较高,在产业链分工上,供应链企业完全可以提供这方面的服务。

此外,保税进口业务也将有助于“海淘”正规化。业内人士估算,未来即使被按海关政策收取行邮税,海淘商品也将有一定的价格优势。

 

 

<<上一页[1][2]
阅读数量(506)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