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高征低扣”有办法
江苏中恒纺织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杨永贵:2014年,棉花关税配额外进口一定数量的棉花继续实施滑准税,税率计算方法进行了一定调整。滑准税的调整与进一步收紧进口棉紧密相关,对于国内外棉花市场将有一定的冲击,在提高国内棉花的生产,降低对进口棉的依赖,保护棉农利益等方面将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同时可能会使很多纺织企业增加原料的成本,降低了纺织企业的外销竞争能力,使企业的运行更加艰难。
对于棉企来说,相比当前4000元/吨的内外棉价差,滑准税调整对进口成本增加幅度有限,市场影响也许不会十分明显。但换个角度看,部分配额不足的企业将不得不面对市场的竞争和冲击,有利于淘汰部分弱势产能。从棉花种植区域分布、面积、产量等因素考虑,滑准税调整,棉企将无法按市场规律采购物美价廉的棉花,势必对调整产业结构,改善棉花市场供需关系有所影响。
我国现行的“高征低扣”现象对用棉企业影响较大,建议最好将“征”和“扣”的税率一致。与此同时也需要企业自身加大技改投入,改进工艺,多使用非棉纤维,实施差别化生产,积极选用非棉纤维,如生产高支纱,采用紧密纺、赛络纺,以适应市场需求。在原料上选用热销的莫代尔、天丝、竹纤维等特种纤维,开发新品种,同时有条件的企业可以将企业转移,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提升竞争力。
进口配额未放开
政策利好享不到
江苏双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徐跃林:收储政策退出市场,意味着国内棉价将向市场靠拢,政府通过行政手段直接干预棉花价格的调控方式开始走向市场调控;意味着国内不再有所谓的收储底价的支撑,国内棉价将向国际市场靠齐,内外棉差将缩小。目前国内棉价高出国际棉价远超4000元/吨,也就是说,2014年国内棉价面临很大的下行压力。
但是棉花进口配额制度却仍未放开,实际上部分棉纺织企业未享受到政策的利好。一直以来,能够拿到棉花进口配额的企业就意味着可以使用低价棉,而未能拿到配额的企业,却只能用国内的高价棉,这样就造成了企业间的不公平,使用低价棉的企业生产成本大大降低,产品价格方面竞争力较强。此次政策的调整,对于棉花进口配额制度并没有放开,所以说企业间的竞争仍是原料价格之争。
2014年度的棉花抛储,对用棉企业还是有一定影响的,因现行的抛储价格标准级价格是额定的,最终结算按级差进行上下浮动,所以用棉企业并未享受到与国际接轨的低价格。同时由于储备棉存放时间较长和储存条件的影响,棉花品质也受到一定的影响,大多数企业都认为棉花降级明显,质量根本不能满足生产需要,所以对于棉纺织企业来说,棉花抛储并非传统意义上的物美价廉。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