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投入培养相关人才
我国化纤国际标准化工作在2013年成果丰硕。多位学者表示,参与ISO标准的制定,有利于打破技术壁垒,同时有利于我国优势和特色产品标准的国际化。
端小平也表示,我国在成为化纤大国后,肩负起全球化纤技术研发升级的重任。而在标准制定领域,理应有更多的影响力。这也与我国化纤大国的角色相匹配。
然而,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人才是关键。上海纺织工业技术监督所主任陆秀琴表示,从3年的经验来年,我国的化纤专家知识水平是一流的,但是在参与相关活动时,语言与回答问题的技巧仍是拦路虎。
业内人士也表示,他们对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都非常积极,同时也需要学习更多的知识,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陆秀琴对此总结经验后认为,首先要听懂国外专家的意见,然后才能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同时还要注重表达的技巧,使对方容易接受才能达到有效沟通的效果。
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赵庆章也曾表示,我国在参与国际标准化工作的过程中暴露的最大问题就是缺乏适用人才。他说,这项目工作需要更多既懂外语又懂专业技术的人才。而我国在这方面还存在短板。
解决这一问题首先是要加以重视。赵庆章提议,培养人才这项工作要有计划并且希望能够形成机制。江苏江南高纤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蒲金龙认为,企业要成为标准化制定的主体,必须加大这方面的投入,企业必须适时地对标准和标准化的基本常识进行培训,建立专门研究标准化的科学团队。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