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运动品牌风格不再 KAPPA困境中的反思

来源:全球纺织网 发布时间:2014年01月16日

难道真是“台风来了,猪都能飞”?

好景不长,2011年Kappa神话戛然而止。据年报显示,由于存货回购、存货减值等因素的影响,2012年Kappa品牌整体门店总数持续缩减。截止2013年6月30日,上半年的销售额为5.63亿元,降幅达32.3%。“中国体育用品行业正经历行业最严重的下调周期。”就连李宁集团创始人李宁也曾多次在公开场合直面行业压力。

Kappa曾在短期内创造出神话般的业绩,但当高增长风暴停止时,Kappa陷入萎靡不振。历经过山车式的起伏,沉寂了3年时间,未来的Kappa将如何走出困境?

“颠覆”Kappa

最辉煌时,Kappa2011年曾拥有4000家加盟商店面,而今却已剩1400家。千家店面虽显庞大,但却没有一家是属于Kappa直营的。曾一度将轻资产模式“玩”到极致的Kappa,在短期内赚得盆满钵满。而在最得意时,Kappa忘记了对于服装企业最要命、最需及时解决的“两个”问题……这也为Kappa陷入一蹶不振埋下伏笔。

“2010年前,我们奉行极度轻资产。它的爆发力强,速度快,投入小,可以调集所有的资源……那时我们将轻资产做到了极致。”在接受《环球企业家》独家专访时中国动向集团首席运营官秦大中回忆说。

2011年底,和所有同行一样,Kappa开始陷入一场没有时间表的低迷期。Kappa的品牌门店急速缩减,产品销量持续下滑。彼时,曾沉迷在极度轻资产模式中的Kappa突然发觉这个模式“玩”不下去了。

“翻开财务报表,现在就剩钱了,几十亿的现金趴在那里。”秦大中对于如今的局面显得有些懊恼。“在快速成长过程中,肯定会出现各种问题。在国外,如此快速的品牌增长速度是非常稀少的。”陈晨告诉记者。

在Kappa处于困惑初期,已身为集团董事会副主席的秦大中不得不再次“出山”,接任前空降高管留下的首席运营官一职。同时,中国动向老大陈义红同时出山。回归后,二人便开始对Kappa进行“大手术”。

由轻转重,成为Kappa转变的最重要革命之一。除了钱以外,Kappa没有自己的直营店,没有自己的加工厂,价值30多亿的库存也一度让Kappa有些喘不过气。

 

 

<<上一页[1][2]
阅读数量(115)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