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贸区风头正劲
在全球贸易总额中,98%以上是在WTO成员之间发生的,60%以上的贸易额发生在区域贸易协定成员内,国际贸易量的增长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自由贸易区内部贸易快速发展基础之上的。“区域贸易协定体制内的贸易额已同WTO多边贸易体制平分秋色,并正在从根本上改变世界投资贸易的版图。持有区域性优惠原产地证书,协定成员国之间的特定产品将享受互惠减免关税待遇。”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部主任赵玉敏告诉国际商报记者,在我国建设的大多数自贸区中,对90%以上进口产品实施零关税,赢得了自贸伙伴对我国相当甚至更高水平的市场开放。
2013年,作为我国第三大贸易伙伴,东盟与我国的双边贸易额已达4436.1亿美元,增幅为10.9%。“可以说,自贸区建设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功不可没。”赵玉敏说。
2013年以来,中国在推进自贸区战略上明显加速,和冰岛签署“里程碑”式的自由贸易协定、与瑞士签署自贸协定、与新西兰自贸协定签署五周年成果丰硕,今年还将于5月与澳大利亚重启谈判。此外,中韩、中日韩自贸区谈判今年也将有新进展。
据悉,由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出具的普惠制原产地证书和区域性优惠原产地证书的平均关税减免幅度在6%左右。检验检疫局相关人士建议企业,注意在向国外市场出口时积极申领原产地证书,充分利用原产地签证政策享受关税优惠,提高出口竞争力,扩大国际市场的占有份额。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