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真假100%纯羊绒:一个你不知道的数字游戏

来源:亚洲纺织联盟 发布时间:2014年01月20日

那么,这些商户的货源来自于哪里?这些企业生产这类便宜羊绒衫的过程是如何的?带着疑问记者寻访了鄂尔多斯市内的羊绒衫制作的中小企业。

寒风中的鄂尔多斯市东胜区富兴羊绒工业园,如果不是周围企业的大幅广告牌,给人感觉像是走入了一个公园一般寂静。这个曾经在2002年建成并交由各类羊绒生产企业的园区,开始生产时红红火火,但到了现在,园区内一些企业已经停工,甚至将厂房作为仓库租赁给其他企业。

2002年,鄂尔多斯市东胜区羊绒工业园区通过前期的招商引资,一批有一定生产加工实力的羊绒生产企业开始纷纷落户。

就是在那一年,赵原(化名)所在的羊绒产品生产企业,也成为了第一批入驻的企业之一。

出于对羊绒行业发展前景的信心,以及当初相关部门给予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在拿下大块土地并入驻之后,赵原和公司的管理层就制定了未来几年的二期甚至是三期扩展工程的计划。

但是让赵原没有想到的是,在公司发展几年准备开始上马二期工程的时候,也出现了意想不到的事情。

前几年,由于全国各地的房地产行业都呈现出火爆的态势,作为能够拉动当地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那几年间鄂尔多斯市内的各种商业地产、居民住宅拔地而起,房价更是不断刷新着记录。

社会财富快速增长,本地资金大量涌入,高峰期有400多家房地产企业云集鄂尔多斯。

在赵原看来,房地产行业的火爆一定程度上让鄂尔多斯市的羊绒等当地实体经济放缓了发展的脚步。

这仅仅是原因之一,相关部门对于羊绒产业的不断更新规划让中小羊绒企业们摸不着头脑、跟不上节奏。

鄂尔多斯目前正在打造市区内的铁西区,而新建成的鄂尔多斯羊绒工业园区也位于这个区域,据了解,鄂尔多斯集团现代羊绒工业园项目占地2791亩,建筑面积50多万平方米,总投资24.61亿元。建成后,将成为鄂尔多斯羊绒集团的核心加工园区,并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装备技术一流、节能环保的花园式现代化纺织工业园区。

赵原表示,原来在东胜区羊绒工业园区里的还活着的企业目前搬迁的地方都在鄂尔多斯新的羊绒工业园区的附近,相关部门希望这些羊绒企业重新聚集,以便形成一个集中的效应。

而赵原的公司为此付出的则是这几年间的艰难维持,中间耽误的这几年时间让公司不得不找各种路子活下来,几年下来人员不断缩减,产量不断下降,虽然说赚得不多但是如果不生产亏得将会更多。

在还没有搬走之前,公司目前依靠接受来料加工勉强维持运营。

“以我们公司为例,基本上是以来料加工为主,我们负责将客户提供来的材料加工成相应的成品,但是我觉得公司并没有义务去检测所生产的是不是羊绒产品,诚然也就不存在掺杂使假的情况。”赵原颇为无奈地表示,“我们是严格按照客户提供的原料制作的,至于客户怎么销售如何标识都不是我们能够控制的。”

此前鄂尔多斯市的质监局也曾经以企业产品掺杂使假、无标准生产、标实不符、标牌侵权、代工企业无合同、代工产品流向不明等为重点检查内容,对东胜区富兴羊绒工业园区进行过重点整治,将接受委托代生产加工羊绒制品的小企业、小作坊列为重点检查对象,进行了一系列的检查治理行动,也发现了相关问题并予以解决。

赵原的公司就也在检查中被查出存在上述问题,不过在赵原看来,这种突击式的检查能够在短期内对羊绒制作环节进行有效的控制,但是仅仅对中间的生产环节进行监管长期来看并不能根除问题,而标识才是问题的所在。

虚假标识流水线

冬天的华容商厦门口装起了厚厚的门帘用以抵御外界低达零下十几度的严寒,掀开门帘商厦内紧凑地排列着品种大同小异的羊绒制品的摊位。

但是最显眼的却是在门帘和门口摊位间所隔出的一个单间。一位看起来年纪不大的小伙子正娴熟地操控着电脑,帮一家本地羊绒企业老板赶制羊绒衫的标识。

“含绒量?”小伙子头也不抬继续问道。

“就打100%纯羊绒。”这位老板脱口而出。

也就是一分钟左右的时间,在模板上改动了几组数据之后,几百张标注为“含绒量100%”的羊绒衫标牌就飘着墨香跳出打印机,整个过程小伙子没有向老板索要相关羊绒产品的含绒量或是质量证明,而前来打印标牌的老板显然也没有出示相关认证或是证书的行为。

事实上,记者此前走访的华容商厦中一些小羊绒衫摊主所销售商品的标牌都是在这位小伙子的手中完成的,而其中大多数标牌上都醒目地写着“含绒量100%”。

小伙子告诉记者,虽然自己只管听从客户的要求打印,但是仅仅限于标识并不会仿造鄂尔多斯等品牌,至于标识上标注的“100%纯羊绒”是否符合该企业的产品已经不是自己所能负责的。

由此,一个个“100%纯羊绒”的标签沦落为小羊绒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一个数字游戏。

华容商厦门口标识摊位仅仅是行业乱象的一个缩影,而这些人销售的廉价羊绒衫也是希望挂着100%纯羊绒能够薄利多销。

吴刚向记者表示,目前公司专门成立了打假部门,仅仅每年花费在打假维权上的费用就高达三百多万。“公司的品牌价值正在被这些造假的小公司们不断透支。”

即便如此,每年还是会有成批量的模仿鹿王整套商标的假标识在全国范围内流通,对此吴刚无奈的表示防不胜防,“仅仅通过企业自身打假收效甚微,应该相关职能部门联合企业,并且实施严格的扣罚机制,才能较为有效地杜绝目前市场上鱼目混珠的现象”。

在羊绒街上,另一种标识混乱还发生在行业巨头鄂尔多斯身上。

羊绒一条街上,有着3家和鄂尔多斯有关的店面,一家店面是鄂尔多斯工厂店,一家名为鄂尔多斯奥群,另外一家则名为鄂尔多斯。

记者走进那家名为鄂尔多斯的店铺,满屋的货柜上都很显眼地标明着鄂尔多斯的LOGO,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该店铺中销售的羊绒衫中,有的衣服上并没有鄂尔多斯的标识或是LOGO,而有的羊绒衫更是采用了“昂德斯”或是“额德斯”的品牌名,同时这些羊绒衫的价格为鄂尔多斯专柜同等产品的一半甚至更低。

这些羊绒衫到底和鄂尔多斯之间有着什么关系呢?

店内的销售人员告诉记者,因为店内销售的产品价位相比鄂尔多斯专卖店要低不少,所以为了树立鄂尔多斯一贯高价的品牌形象,这种打折的产品就会拆下标签或是换上和鄂尔多斯发音相似的品牌。

虽然标识上看不出鄂尔多斯的痕迹,但是店员一直通过标签上的生产企业名称,强调自己销售的均为鄂尔多斯生产的正品打折羊绒衫。“如果买给自己或是家人穿的话,这里的产品性价比非常高,如果是要送人的话建议还是去鄂尔多斯专卖店进行购买。”

值得注意的是,记者试穿同一款式的没有鄂尔多斯标志的羊绒衫,上身之后的感觉却差别较大,店员反映这只是因为水洗时间的长短造成的。

针对这种情况,有行业企业表示企业开折扣店销售过季或是积压产品无可厚非,但是仅仅是为了维护高价的形象,而剪标或是换标,在会给消费者带去疑虑的同时,可能也会让造假者有机可乘。

羊绒产业的突围

一切的乱象均凸显出了目前中国羊绒行业的发展现状,这种现状和目前的羊绒资源却又显得格格不入。

数据显示,2012年内蒙古自治区原绒产量7642吨,约占全国原绒产量的50%;羊绒产业从业人员约7万人,规模以上羊绒制品加工企业约150家,实现工业增加值60亿元;生产羊绒衫1155万件,羊绒围巾4000多万条,居全国第一位。但与此同时,企业品牌建设薄弱、企业创新能力弱、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等原因也一定程度上让假冒纯羊绒产品数量不断增加。

2013年8月1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振兴羊绒产业的意见》由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以政府文件的形式正式发布。

会议认为,为尽快振兴内蒙古羊绒产业,扭转羊绒产业发展的被动局面,促进羊绒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继续保持在国内的领先优势,必须进一步加强对羊绒产业的政策引导,加大资金扶持力度,抓好政策落实,促进内蒙古羊绒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据自治区农牧业厅厅长郭健介绍,为了振兴羊绒产业,自治区政府将出资5000万元专项资金,重点实施绒山羊“保种”工程建设和扶持龙头企业进行品牌建设。力争到2020年,全区规模以上羊绒制品加工产业实现工业增加值在现有基础上翻一番,达到120亿元以上;羊绒精品化比例提升20个百分点,达到60%以上。

“这些政策都是好的,但是等到真正落实下来却不知道要到什么时候了。”赵原看着桌子上的红头文件表示。

 

<<上一页[1][2][3]
阅读数量(836)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