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企不飞“东南”转战欧美?
就在制造业企业纠结是否“飞”往东南亚时,棉纺织龙头企业浙江科尔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科尔集团”)却宣称欲斥资2.18亿美元在美国南卡罗来纳州兰开斯特郡开设其第一家海外工厂,而这也是中国纺织企业首次赴美建厂。
科尔集团办公室主任黄国刚称,项目对外投资主要是为了应对国内棉纱产业劳动力、能源等成本的高企问题,避开国际市场对我国纺织产业设置的贸易壁垒,推动企业国际化战略的实施。
据悉,科尔集团的此次动作是在越南、印度等东南亚国家与美国之间做了一番对比之后做的决定。公司负责人表示,虽然美国的劳动力成本高,不及东南亚国家有优势,但是可以在棉花原材料、棉纺织耗电等方面找补回来。
熊晓坤指出,科尔集团到美国设厂,可以为传统制造业的发展带来一些新的启示。比较而言,到欧美国家建厂的潜力更大。一方面,我国纺织服装业对出口的依赖度高,而出口主要集中在欧美国家,到欧美建厂,对于有外贸出口业务的服装企业而言可以降低运输成本;在欧美建厂有利于打开市场,而在东南亚建厂销售到国内或欧美国家运输成本较大;另一方面,欧美国家除了劳动力成本高于东南亚国家,在技术、管理、人才等方面均显著优于东南亚国家。这种“走进欧美”的战略,对推动纺织服装企业的转型升级以及发展完善自身资源、技术、市场以及品牌竞争力等方面都会有积极影响。
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认为,美国南卡比邻大西洋(7.22,-0.17,-2.30%),靠近中美洲和欧洲,是一个传统制造业比较密集的地方,到此建厂有很明显的地域优势。另外,这里还有一个北美自贸协定的优势,其规定在区域内的贸易伙伴是免费的,这就能够为外来企业起到很好的降低成本的作用。这种经验可以学习,但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到欧美去办厂,并不是万无一失的。现在正是人民币不断升值的时候,万一什么时候开始贬值,就会出现汇率风险。而且,相关部门出于对国家安全等方面的考虑,或许会采取一些措施进行限制。因此,是到东南亚国家办厂还是到发达国家去办厂,并不能用孰优孰劣来衡量,企业要视自身情况以及战略而定,看哪个市场更适合自己再做选择。”李锦说。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