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中国纺织技术带头人刘琳与康平纳模式

来源:全球纺织网 发布时间:2014年01月23日

同时,为满足市场需求,康平纳联合中科院、东华大学、如意集团等行业力量组建了纺织数字化染整装备产业联盟。在深化纺织机械研究的同时,结合纺织及装备产业的发展需求,设计制造出节能环保、复合纺织企业自身需求的高端纺织机械。

谈到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刘琳坦诚地说:“企业转型升级的技术需求大、投资成本高、回报周期长,这对企业的整体发展有一定的影响,另外还面临人才缺乏的问题。虽然公司实施人才战略,储备了一批专业技术人才,随着企业的发展与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人才梯队建设及后备人才储备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以适应产业技术更新及终端多领域应用不断创新的需要。”

向二次创业进发

今年,正值康平纳集团成立15周年。康平纳凭借自身技术优势成功完成转型升级。从成立之初的单一面料生产企业发展为集纺织新材料、纺织染整及其装备制造的综合性企业,从最初的300万元企业资产增长到目前的200亿元资产,康平纳的成功经验被业界称为康平纳模式。

刘琳感慨道:“康平纳走到今天,着实不易。这离不开行业与政策的支持推动。如今康平纳做到了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质的飞跃,成功实现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了多项科研新成果产业化,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增强了核心竞争力。如今,康平纳成功完成了原始积累,创建了坚实的发展平台,为二次创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15年的发展历程,让刘琳感受颇深的是质量与信誉在企业发展中的重量。“康平纳始终坚持走高端毛纺产品路线,坚持产品高质量、高档次、多品种,以满足客户的需求。这些年康平纳毛纺产品逐渐缩短了与世界一流产品的差距。”

正是这种理念与坚持,让人们看到了康平纳的骨气:敢做,并能做到极致。

“在更新公司纺织染整装备的过程中,我们通过出国考察和比较,看到了中国纺机与国外的差距,更加深刻了解到设备工艺的先进与否对于下游产品质量起到的重要影响。”意识到这一点,刘琳建议说:“通过引进设备进行消化吸收再创新,可以降低企业进行技术改造的成本投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企业产品升级的需求。”

打造国际平台,创建百年企业是康平纳的发展目标。“十三五”期间,公司将坚持科技创新战略,加强与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大学院校的合作,组建康平纳研究院,结合纺织及装备产业发展需求,设计制造节能环保、符合纺织企业自身需求的高端纺织机械。

 

 

<<上一页[1][2]
阅读数量(175)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