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部负责商品流转的不同功能性职能单位,如商品生产部门、品质监控部门、物料采购部门及商品最终流转的物流部门等。这些职能部门与设计总监所主管的研发部门即可以是线性的顺序执行关系,同时也可以是在同一设计总监监控下的责任流转关系。他们将会涉及到商品从最初的制图开始到实物产出及终端上架的全过程,因此部门与部门间的协作关系、管理关系、流转关系将会决定最终能否实现正常销售,所以往往也正是这几个部门之间会产生责任扯皮与工作推诿的现象。
在商品的研发部门之中同样也会因为品牌企业所研发的商品种类众多或产品系列的多层次功分而产生人员职能的不同。针对于不同种类的设计人员,其所承担和关注的商品往往会因为单一且唯一而在后续的商品组合之时产生不必要的浪费,这就是设计总监需要在研发的初始阶段即能够根据不同人员的设计能力、研发能力及组合能力进行合理化的组织与安排,能够通过既往的操作经验基础及人员管理手段将产品与产品间、人员与人员间的工作关系、研发职责进行划分,并能够在执行过程中掌握并监控其过程是否符合要求。
产品营运外部体系包括:不同的生产环节的外部合作企业,包括产品生产上游的面料供应企业、辅料生产企业、特殊工艺的加工企业等,生产下游的样板制作与成品制作的企业等。掌握并了解他们的工作特点与优势,并最终能够将这些企业的工作点进行组合。这不仅需要深入了解合作企业内部的经营与管理体系,同时对于合作企业联络人的能力也需要设计总监进行考量。产品研发与生产作为环环相扣、循序渐进型的执行流程,其中某一环节所产生的偏差将会导致后续整体工作内容的延误与失败。
同时,在与外部协同式经营合作企业,包括商品的包装制作企业、产品形象的策划企业、终端空间展示的制作企业等,同他们的配合及有效调度则是对商品实物完成后能否实现初始预期的关键。他们将会依据设计总监最初的研发核心思想实现具体物品及感官的呈现工作,是否能够有效沟通并充分传达设计意图将会是此类企业在执行过程中最为关键的内容。
在商品的研发初期设计总监往往需要同较多的相关机构进行协作或信息沟通工作,包括去往异地(或国外)同部分产品设计机构、工艺研发机构、时尚预测机构及同类品牌进行交流。这类大量的信息汇总与分析工作,不仅需要设计总监拥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同时也需要设计总监自身拥有超群的视觉眼光,进而还能够将这类经验与能力进行团队的传播与传授,最终实现团队化的管理提升。
因此,对于服装企业所聘请的“设计总监”,从职位的设置上我们就可以看出来,此总监一职既可能是单一设计部门的主管,也可以是与设计相关联的多个部门的协同领导者。在具有优秀的个体技术能力的同时,他更需要在设计团队组织及部门间工作协调方面拥有丰富的管理经验与操作手段。
因此也可以讲,设计总监更多的是一个管理职位而不单纯只是技术岗位,他同样是服装企业内部的一名工作者及团队领导。在设计总监的选择上既需要企业根据自身的实际需要进行选择,在聘任之后也同样需要能够设立合理及有效的职能设定,才能够将“设计总监”的功能发挥好。所以,如果一家服装企业的发展会因为某一个“设计总监”的出现而成功,那么只能说明这家企业还欠缺成熟。
郑磊,服饰品牌规划与市场形象塑造专家,终端营运讲师。原国家服装生产力促进中心研究员,曾出任意大利知名服饰品牌navigare品牌总监一职。长期以来,协助国内外服饰品牌制订并完善自身的品牌规划之路,为它们提供了卓越的市场形象,多次参与品牌的战略发展规划以及营销管理的辅导、培训工作。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