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发展风险大 进入需考量--服装品牌:为何难进百货店

来源:全球纺织网 发布时间:2014年02月14日

第二个阶级必须是实现单店赢利,要有精准的细线条的专业化手段来实现。而目前有很多品牌在开张的过程中,采取的是一种怎样的策略呢?长期培养,比如有个老板代理某个女鞋的品牌,就说3年之内就不要想着赚钱。赚钱是3年以后的事情,那么为什么会有3年的时间呢?因为不具备技术含量与专业含量的传统的方法,慢慢做,用时间来积累老顾客的预热市场的方法,的确不是短期内几个月就能做到的,再者百货公司会不会给这么长的培养期呢?目前百货公司对品牌的最高的培养期就是半年左右,如果半年到一年时间,该品牌不能为百货公司带来可观的赢利,那么百货公司肯定会把该品牌踢除,所以实现短期内单店赢利,采用精准的细链条的专业化的打法十分重要,一开店找个导购卖货就赚钱的时代,彻底一去不返了。
  第三阶段是任何一个品牌都不可能只开一家店,而是要在整个区域内扩展到一定数量的门店。这些门店可以属于代理商,属于加盟商,属于品牌公司的直营店,最后终究要解决这样一个问题:终端管理。如何用一个精准的市场化的管理流程,解决终端的标准化瓶颈,实际上这个品牌能够走到多大的规模(不失控低风险),与是否能实现优质的标准化有关,因为只有优质的标准化才能实现成本最低化,沟通最高化,效率最高化以及产品市场销售的规模化,这是最根本问题。
  在这样一个市场机遇下,品牌要进入百货店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提升理念,改变原有套路,才能在经济化运作的市场下,短期内进入中高端市场。所以,品牌进入中高端市场更需要的是一场有准备的战争,而这个准备不仅仅是品牌取一个好的名字,输入一个西方的贵族品牌故事,重视款式研发与生产,更重要是整个渠道、终端用一套标准化,规范化运作,才能够减少库存,短期内迅速赢利,因为今天市场的门槛已经越来越高了,越来越成熟了,要打一场有准备的战争,才能取胜。
 
  商刊观点  
  本土服装品牌对于百货店的集体抱怨不绝于耳,总埋怨百货店对国外品牌的偏袒太过明显,把国产品牌拒之门外。其实这就是本土品牌 “成长的烦恼”吧,必须承认,现阶段国产品牌的竞争能力弱于外国品牌。想扭转颓势,必须清楚自身的不足,补齐短板,才能让消费者接受,才能得到百货店的认可。

<<上一页[1][2]
阅读数量(625)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