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人民币“外升内贬” 外贸纺织服装企业日子“难捱”

来源:中国轻纺原料网 发布时间:2014年02月14日

外贸企业对外难,对内也难。这几年,国内的经济增长以投资拉动为主,而消费拉动增长的方式跟不上,导致了货币超发,流动过剩,出现对内贬值。人民币的“外升内贬”增加了国内的通胀预期,老百姓手中的钱在国内出现了越来越不值钱的现象。对于外贸企业来讲,这直接导致原材料、人工等各项经营成本增加。
  人民币对外升值带来了大量的财务费用,对内贬值又增加了企业成本,企业可以说是在夹缝中生存。
  “国内通货膨胀,物价、人工成本都在上涨,出口卖不出好价钱,这进一步压缩了企业的生存空间。”吴玲说,现在的工人工资都在3000元左右,即使这样有时都招不够人。
  在这种内忧外患的情形下,吴玲选择了服装内销之路。她对记者说:“产品转成内销后,虽然面对通胀压力,但我们还有利可图。如果仅靠出口一条腿走路,当人民币升值到5.9后,再加上内贬的损失,企业就该破产了。”
  同时,人民币的对内贬值使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压力更加明显。以棉花为例,为了限制大量的海外棉花进口冲击国内棉花市场,国家实行棉花进口配额限制,所以国内纺织企业主要使用的是国内棉花,但每吨国内棉价高于国际棉价四五千元,这使出口企业生产成本压力极大。
  对于人民币“外升内贬”的走势,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贸易学院教授吴敏表示,汇率影响因素会在今后几年内继续存在,人民币“外升内贬”的态势不会改变。外贸企业需要尽快调整,以应对后续变化,“比如人民币可能会很快进入‘5时代’,人工成本也将继续增长。”

<<上一页[1][2]
阅读数量(574)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