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综合保税区青岛港大宗商品交易中心的建立,也为“长安号”提供了充足的回程货源,中亚地区的棉花等产品通过“长安号”运到西安综合保税区进行生产加工,充实了“长安号”的货源内容,也为陕西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进一步夯实了基础。
随着“西安港”功能作用的日益发挥,陕西及其周边辐射区域的企业也必将近水楼台先得月,得到诸多实惠。
第一时间得知西安综合保税区青岛港大宗商品(棉花)交易中心落户国际港务区的消息,一位长期从事纺织产业的企业负责人,就赶来洽谈合作事宜。“我们需要的原料是棉花,以前从中亚运过来,走海上需要一个多月,而且风险很大。现在我们直接从保税区提货,成本能省20%。”该交易中心刚刚成立,已经从国外进口4500吨棉花,目前已到货1000吨。“充分利用中国内陆港和西安综合保税区的强大口岸功能优势,青岛港大宗商品交易中心的明天和未来具有稳固的基础,可以预见,我们的生意会越做越大!”作为交易中心投资方之一的西安天原邦达总经理张伟高兴地告诉记者。
同时,越来越多的企业利用“西安港”和西安综合保税区实现业务拓展,也进一步刺激了西安、陕西,经济的发展,提升了区域经济的活跃度,提升了西部地区的经济外向度。目前,西安国际港务区已与连云港港、天津港、青岛港在内的九个港口、口岸实现战略合作,与阿拉山口、霍尔果斯口岸确定了“属地报关,口岸放行、货物即到,即期换装”的通关模式。“西安港”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区位优势和辐射带动作用在丝绸路经济带建设中进一步凸显。
西安国际港务区管委会主任强晓安表示,西安综合保税区青岛港大宗商品(棉花)交易中心,是两港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的又一次行动,双方还将有进一步深入合作,为企业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进出口服务平台,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记者刘航
西安综合保税区青岛港大宗商品(棉花)交易中心项目
西安综合保税区青岛港大宗商品(棉花)交易中心项目依托西安综合保税区功能政策优势,建设以原棉、粮、油、天然橡胶等为主要交易产品的西安综合保税区青岛港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开展保税仓储、保税交割及跨境交易等业务。
该项目分二期建设。其中项目一期,将在西安综合保税区陆港保税大厦建设交易大厅,并挂牌成立“西安综合保税区青岛港大宗商品(棉花)交易中心”,开展大宗商品交易平台运营,同时租赁西安综合保税区A2标准仓库部分面积,用于开展保税仓储业务,实现现货交割。项目二期,在综合保税区内建设原棉等大宗商品专业交割库,满足大宗交易商品的仓储和交割需要。专业交割库计划于今年年中开工建设,明年完工并投入运营。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