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价格涨跌互现 大宗商品将延续震荡态势

来源:中国纺织网 发布时间:2014年02月26日

2月7日,我国大宗商品市场价格“涨跌”互现。其中在工业品中,有色金属几乎全线收涨:铜期货主力合约收于每吨5.1万元,涨幅0.29%;锌期货主力合约收于每吨1.5万元,涨幅0.17%;铅期货主力合约收于每吨1.4万元,涨幅0.04%。

而石化类商品几乎全线收跌:PTA期货主力合约收于每吨6832元,跌幅0.44%;PVC期货主力合约收于每吨6230元,跌幅0.72%;焦炭期货主力合约收于每吨1327元,跌幅1.63%。

根据分析,2014年世界经济仍将延续缓慢复苏态势,但存在不稳定不确定因素,特别是新的增长动力源尚不明朗,大国货币政策、贸易投资格局、大宗商品价格的变化方向都存在不确定性。2014年大宗商品市场将连续第四年处于挣扎状态,不同大宗商品价格走势各异。

2013年整体价格高位运行

据生意社数据显示,1月份,我国大宗商品供需指数(BCI)为-0.64,均涨幅为-1.60%,反映1月份制造业经济较2013年12月呈收缩状态,经济有下行风险。而BCI监测的8个板块全部下跌,跌幅最大的是能源板块,跌幅为-3.76%。

生意社首席分析师刘心田表示,1月份BCI“收绿”是BCI有记录以来的第一次,反映出2014年开年情况不如往年,大宗商品市场及制造业经济形势严峻。据介绍,2012年1月BCI为0.2,2013年1月BCI为0.24。2014年1月BCI的-0.64不仅失去了过去两年“开门红”的传统,更是创出了2012年7月以来的最低值。而2013年BCI的最低值出现在3月,为-0.61。

在过去的2013年,大宗商品市场经历了迷雾重重的一年,经济复苏、需求供应的状况以及其他金融市场的表现让投资者不断陷入“纠结”,似乎放弃了对“超级周期”收益抱有的希望。在众多投资者看来,由于需求疲软,商品价格越来越金融化。

虽然2013年大宗商品市场整体价格回落,但在回落过程中,各类产品的表现仍不相同,不同类别的差异也不小,商品涨跌较为分明、幅度也较大。其中,在供应紧张和需求飙升的共同作用下,石油、铝等大宗商品的价格过去10年屡破纪录。

在过去10年的价格大涨中,金属制造商不断投资新矿山,致使金属矿商品产量上升。而2013年全球经济几乎没有扩张,很多市场上的大宗商品出现了供大于求的局面。实际上,大宗商品市场是过去10年最火爆的投资领域之一,不过,稳定但波澜不惊的经济增长让大宗商品市场遇到了艰难期。虽然2013年大宗商品市场供大于求,以及人民币较大幅升值导致进口成本下降,但整体价格水平依然高位运行,未出现深幅跌落。

市场取决于各国经济的增长

2013年,大部分市场参与者对大宗商品价格的心态较为微妙,因为过高的价格往往让下游厂商付出更高的代价。但大宗商品作为实体经济的“晴雨表”,过低的价格往往也预示经济的恶化。

实际上,大宗商品市场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全球各国疲软而参差不齐的经济增长。在美国,2014年的实际GDP增速似乎很可能超过3%,并有望匹敌本轮经济复苏中的最快增速。直到不久前,各经济体要么仍然处于萎缩状态(例如欧洲和日本),要么正在经历经济复苏大幅放缓(例如新兴经济体),或者只是在缓慢增长(例如美国)。

随着2014年的到来,世界各地的经济增长势头几乎都有所增强,而这对于大宗商品投资者来说应该是个好兆头。有观点认为,在全球经济活动增长和回暖之际,美国资源市场的萧条状况有所缓解。

数据显示,美国的失业率近期降至6.7%,并且应该能在2014年内降至约6%。而且,美国的产能利用率预料将升至80%以上,从历史上来看,这通常意味着成本推动压力。2014年,美元很可能延续2013年夏季以来的走势,将进一步走弱。而美元走软将直接推高以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价格,这将有助于推动美国出口,提振美国的制造业活动,进而扩大美国国内对于大宗商品的需求。

虽然美联储已开始缩减量化宽松计划,但如果货币流通速度意外上升,美联储或许无法足够快地收缩债券购买,以防止美国的货币供给提速。如果货币流通速度在本轮复苏中第一次上升,将很可能引发有关经济增长过热,以及美联储政策是否过度的担忧,大宗商品市场将成为此类恐惧心理的主要受益方。

 

[1][2]下一页>>
阅读数量(896)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