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价格水平将温和上升
自从2013年10月以来,受经济增长势头好转提振,工业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了约4%。有研究机构指出,2014年大宗商品价格走势总体上弱于2013年,大宗商品市场将连续第四年处于挣扎状态。
其中,页岩气、页岩油、砂岩油等非传统新型能源将进一步蚕食传统能源市场的份额。地缘政治紧张状态的缓和,将促使伊朗、伊拉克不惜以打价格战的方式夺回被其他欧佩克成员夺走的市场份额。世界经济复苏缓慢导致的原油需求增速下降,都将增加国际原油市场产能、产量大增的压力,预计2014年国际原油价格整体下滑10%~15%。化工品在原油、煤炭等基础原料下降的前提下,价格将整体下滑,而以铜为代表的有色金属将震荡下行。
按照过去两年的规律,大宗商品市场通常下跌的第一浪出现在一季度末或二季度初。而2014年大宗商品市场下跌的第一浪提前到来了,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暖冬后遗症”。大宗商品市场在2013年的表现好于2012年同期,“暖冬”为2014年积累了一部分泡沫,进入2014年市场要进行消化,最典型的莫过于煤焦产业链。其中,动力煤大幅回调7%,炼焦煤回调超3%,焦炭回调近6%。
二是“春节综合症”。首先,节前市场本就交投减少,在市场下滑的情况下生产商节前出货增多,而贸易商及下游用户的备货意愿降低,供需矛盾导致市场“雪上加霜”。其次,从过去两年情况来看,节后市场表现均不如节前,这也导致2014年的市场心理有了微妙变化。
据预测,2014年全国大宗商品市场需求状况好于上年,全年价格水平温和上升,上涨幅度在1%左右,不会出现大幅跌落局面。其中,矿产类价格较为稳定,国际市场石油价格将围绕100美元/桶波动,进口铁矿石到岸平均价格120美元/吨左右,国内天然气价格会有10%以上幅度上涨,煤炭价格触底回升。
我国传统春节假期期间,国际大宗商品市场延续了震荡的态势,主要大宗商品表现“差强人意”。而大宗商品均以美元计价,包括黄金在内的所有大宗商品,均要受制于美国货币政策。根据预测,2014年美国经济将继续好转,美国宽松货币政策退出将是一种趋势。分析人士认为,美国QE3退出市场,将成为2014年制约大宗商品价格走强的核心因素。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