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拉服装的老板奥拉表示,肯尼亚服装产业的门槛很低,很多人轻而易举地设立了自己的服装店。从事服装生意所需就是一些服装知识、一台缝纫机和一个裁缝。然而,对于我们来说可不是这样的,我们需要的是制造影响,引起人们回头注视,并展示自己最佳的一面。这意味着我们需要下很大的功夫。我对年轻时装设计师的建议是,在开始自己的生意之前,先跟一些知名的设计师合作。”
虽然肯尼亚服装产业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高质量而价格合理的纺织布料依然短缺,这让服装设计师们在颜色、材质、花色的选择变得非常有限,也加剧了他们跟对手之间的竞争压力。如今,肯尼亚市场面上高质量的纺织布料都很贵,因为它们都是从国外进口的。
有些服装设计师虽然创立了自己的款式风格并能制造出好看的衣服,但是他们在批量生产自己的服装时却没有价格优势,因为进口服装更加便宜。如今,二手衣服在服装市场上扮演着巨大的角色,越来越多的进口服装出现在大街上。虽然,这对肯尼亚本土服装产业形成了挑战,但是它并非是一个负面的东西,它可以提高肯尼亚服装产业的品味和档次。
肯尼亚纺织业观察家认为,肯尼亚的纺织品进出口贸易欣欣向荣,但该国必须提升棉花种植技术,加大投资于现代化生产设施,才可以充分发挥纺织业的庞大发展潜力。肯尼亚《非洲增长与机会法》有一项条款限制从第三国输入布料,以免影响肯尼亚的贸易利益。不过,由于肯尼亚的布料供应不足,因此未有落实这项条款。
在肯尼亚阿西河出口加工区是首都内罗毕以外的工业重镇,该区内部设立了许多服装工厂,来自于中国内地、印度及印尼等国,聘用约30,000名肯尼亚员工。
进口二手服装引发恶性竞争,导致肯尼亚国内几家纺织和服装公司倒闭,为此肯尼亚对进口二手服装心存戒心,欲采取措施进行控制。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