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湖北的服装业来说,武汉的汉正街是一个无法绕开的话题。从上个世纪80年代起,一批汉派服装企业在这里诞生,凭借前店后厂壮大发展,不仅让汉派服装在湖北发扬光大,而且让其风靡全国。
到了上世纪90年代,汉派服装在国内名噪一时,达到了它发展最高峰。但此后,随着深圳女装、杭派女装在国内的崛起,以及其他原因,汉派服装渐渐失去了它昔日的光彩。
遭遇瓶颈
提及在上个世纪90年代的发展劲头,武汉服装商会秘书长李群宝流露出掩饰不住的兴奋。那个时候,全国服装行业并没有如今这样条分缕析的服装派别划分,大家都在安营扎寨的地方默默耕耘,全国还未形成强势的服装产业集群;同时,当时的服装品牌并没有现在的丰富,可供消费者选择的余地有限。在这种各集群还处于寂寂无闻阶段的时候,早有市场基础的汉派服饰迅速发扬光大,在全国率先做出了名头。
像太和、中英、雅琪、隆祥更是成为了汉派服装中的四大名角,成为湖北服装人心中的骄傲。
据李群宝介绍,汉派女装曾参加过chic(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据了解,当时武汉政府的支持力度非常大,为汉派女装赴京参展特地拨了一大笔款。汉派服装也因此一炮而红。
世易时移。随着国内服装产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深圳女装、杭州女装的强势崛起,给汉派女装造成了较大的竞争压力。二者都以自身的特色占据了国内服装业的优势地位。
湖北服装业在批发跑量模式下,品牌企业只负责代理商走单量,企业给代理商发单好卖后再追单,经营相对粗放。货到了代理商手里销售如何,企业并不能有效把控,对于零售信息也没有直接感受。顽疾常年积累,以至于近几年不少企业苦于支撑。企业老板们很明显地感觉到,在深圳、杭州这些女装集群地面前,他们落后了。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