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吉林化纤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增长30.90%和259.62%,当期净利润达7967.6万元。但2008年这两项数据分别同比下滑19.20%、555.29%。
此后几年内吉林化纤有意调整内外需比例,加大内销业务的比重。但无奈内销市场的增长无法完全消化此前产能的大量上马扩张,其主营业务粘胶纤维市场持续低迷、常规粘胶短纤及常规浆粕的市场价格始终处于低价状态,单位产品的毛利也始终无法提升,因而连续几年的业绩均处于下降态势,2012年甚至因此戴上了“ST”的帽子。
另一方面,2013年度吉林化纤的财务费用高达1.43万元,同比上升13.96%,在一定程度上直接拖累了公司业绩。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吉林化纤目前正在进行定向增发,本月18日晚刚刚公布了定增修订方案,拟以2.66元/股价格向特定对象定增不超过3.38亿股,募资不超过9亿元全部用于偿还银行借款和补充流动资金。
但汪前进直言,企业在管理和技术方面的转型升级才是纺织企业走出“泥沼”的关键。“综观目前出炉的纺织企业业绩,在出口、内需都遇到问题时积极进行调整的企业目前呈现的结果都不错,尤其是像嘉麟杰的户外纺织产品、江苏旷达的汽车织物这样竞争不太激烈的子行业,发展态势都很好。”
“外部环境恶劣的情况下,企业还是要苦练内功,从自身着手来解决问题。”汪前进说。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