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目前中国的知名品牌企业多以商业化企业为主,这些企业的产品线及企业规模都很大,因此让它们去做一些个性化的产品,操作起来也很困难。不过,这些大规模的商业化品牌企业并不占中国服装企业的多数。
浙江贝贝依依服饰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黄时谊表示,以温州为例,在做品牌的服装企业中,大部分的销售额在1亿元~5亿元之间,企业的规模基本都不大。对他们来说,要发展大众化的商业品牌,就很难在消费市场找到自己的竞争优势。
对此,郑晨爱认为,对于服装行业而言,以中小品牌为主的行业现状,对服装行业未来的发展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如果服装行业全都充斥着商业化的品牌,大家都穿同样的衣服,那中国服装产业还有什么发展前途?”在郑晨爱看来,设计师品牌才能代表中国服装的未来,而中小企业也更适合于发展个性化的设计师品牌。
与此同时,郑晨爱认为,设计师品牌才是建设中国服装自主品牌的关键。
行业一直都在讨论自主品牌建设,但在我看来,商业化品牌并不完全属于自主品牌。因为目前国内许多商业花品牌在产品的色彩、面料、版型、设计等基本都是按照企业从欧洲买的信息来进行生产,一旦这些品牌被国际品牌收购,它基本就不具备中国自主品牌的任何属性。
郑晨爱认为,这种所谓的品牌就已经失去了原来的意义。
虽然许多人都看好设计师品牌的未来,但目前中国许多设计师品牌的发展并不理想。
“大多数设计师品牌企业规模都比较小,资金实力也相对有限,很多品牌都没有能力独立开店,而要想进驻商场,其营业额也很难达到商场的‘保底数’。”苏葆燕说道。
虽然设计师品牌的发展形势非常艰难,但郑晨爱坚信设计师品牌的“春天”不会太远:“未来真正能代表中国服装基因、中国自主服装品牌的还是是个性化、小众的设计师品牌。”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