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建科:这要看企业的生产效率有多高,品质效率又达到多高。在高价的情况下可以把一件衣服做得很好,但这个市场是做不大的,如果在降低价格的同时把品质也拉下来,也同样做不大。
朱卉:快速反应对企业很重要,另外产品需要多样化,品质和服务也要提升。尤其在服务品质方面要有持续性,优化内部管理和供应链管理。
周婷:定制可量化的部分,比如款式、设计、面料等,未来的差异化都不会很明显,我觉得真正差异化的在不可量化的部分,即服务和体验环节,这才是服装定制行业实际产生附加值的部分。我相信定制未来产生的不是产品品牌,而是服务品牌,打服务牌的定制发展空间会远远超过传统的产品品牌。
“保命”工装单
南都:作为定制企业,如何把握B端和C端的业务?
单仁:互联网定制提出很多年,始终没有哪个品牌能脱颖而出,原因在于互联网远距离销售更适合把量做大、把成本降下来,C端特别个性的定制,涉及到的服务比较复杂,从实践来说不是太成熟。团体定制是一个比较好的思路,更容易出规模,推广成本降低、服务效率提高,在这个阶段切实有效。
何冠斌:埃沃主要做C端,B端不是核心业务,你看做得出色的定制品牌都不是靠B端。
吴建科:B端就是做工装,很多服装企业都在做,甚至没有工装订单活不了,但这需要行业积累,初创企业往往没有老企业多年建立的渠道关系,很难进入这块市场。
黄岳南:型牌这个高端在线定制品牌只有上线了4年,但母公司酷绅服装在团体定制领域已经做了18年,在团体定制领域有丰富的积累,包括客户积累。今年我们还会推出一个网站做大众定制,可以为B端顾客提供更多在线服务,包括B端在线交易。
闫极晟:如果是互联网定制,B端不一定能做起来。实际上团体定制要花不少人力去公关企业客户,这些客户通常会选择线下有经验、有规模、有品质保障的定制企业合作,而不会考虑跟互联网的创业公司合作。我觉得B端的生意不是真正的互联网生意。
朱卉:B端有市场,重复购买率也比C端高,但确实不容易把握,客户获取渠道和营销模式都大不相同,如果有行业资源还是可以做好的。另外,不建议B、C端都做,纵观各个电商领域,都还没有哪一家可以把这两块同时做好。
山中无大王
南都:国内在线定制目前存在哪些短板?
何冠斌:首先是消费者的观念,消费者的接受程度需要时间培养。其次在线定制的客户体验要进一步完善,使顾客在互联网上或者手机上可以知道服装定制出来的效果,这些技术性的问题需要逐步解决。还有很重要一点是供应链的改造,如何快速回应顾客的定制需求,除了企业自身以外,其供应商也要转变思维模式,各个环节配合发展才有机会。
黄岳南:定制对服装生产的模式带来变革,但这不是一门赚快钱的生意。在线定制的市场到底有多大,现在还很难确定,大家都在琢磨和观察。另外,顾客的习惯形成也是个问题,他们可能更习惯到裁缝店量身定做,线上定制反而觉得麻烦,要改变这种观念并不容易。
实际上,中国有强大的服装生产能力和原材料供应市场,中国人又喜欢消费定制服务,中国的电子商务基础条件又是世界上最强的,我想我们在服装定制方面应该是具有领先的条件的。但是跟国外的定制网站相比,我们还显得不入伍,其中开发设计环节是差距。我觉得我们要学习国外在设计和品质方面的精神和理念,弥补这些方面的不足,努力使我们在附加值方面获得更多的效益,使其在服装价值中占更大的比重。
<<上一页[1][2][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