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本届华交会主要面向日韩和东南亚的客商,由于受日本相关政治问题和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主办方特别加大了对日本的宣传力度,并开发利用了广交会的采购商资源,积极应对外需不振、汇率变化和成本上升等不利因素。
市场人士分析,外贸数据“开门红”终究不能代表全年,毕竟国际环境方面,欧美经济复苏还存在不确定性,新兴经济体则多处在结构调整期,后续拉动力有限;国内企业方面,虽然转型升级一直在推进,但不可否认,传统劳动密集型企业仍是我国出口企业的中坚力量,原材料和用工成本的持续坚挺,人民币升值压力等因素仍是困扰外贸企业获得利润,实现增长的重要障碍。
中国创造
中国制造饱受争议,正是因为其缺乏创新性,一味地模仿,无法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对中国外贸而言,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改变,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转型,难度巨大。
“这个杯子的设计非常漂亮,我很喜欢。”两位来自南非的采购商正和一家玻璃杯具的生产厂家交谈。采购商仔细询问了材质、价格,并记下要订购的所有型号,还拍下所有产品的照片。销售经理表示,这些水杯的设计风格是专门面向欧美消费者,可能国内消费者不一定喜欢,这和国外有很大区别。
因地制宜是形成“中国创造”的第一步,也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关键战术。2013年,因国际市场不景气,第23届华交会曾出现到会客商和出口成交“双下降”。在经历了一年的外贸低潮后,各路展商都将本届华交会作为走出“寒冬”的契机。
来自华交会的数据也显示,参会客商出现恢复性回升。据统计,本届展会预登记的境外专业买家已达4362人,比去年同期增长8.2%,来自全球62个国家和地区,其中超过四成来自日本,香港地区买家占12%,美国占5.8%,韩国占4.6%,台湾地区占4.3%,英国和德国分别占2%,这无疑显示着国际市场需求正与世界经济一起缓慢复苏。
对于今年的出口形势,有专家分析认为,从几大出口目的地市场来看,美国失业率虽有波动,但经济复苏势头已确立,欧洲市场需求也在缓慢恢复,日本市场有不确定性,但亦保持一定规模。总的来说,今年出口需求会有所回升。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