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化纤是一家生产经营粘胶纤维产品的化工企业。2013年底,公司发布了非公开增发预案,拟募集总额不超过6亿元投向年产2万吨超柔软差别化氨纶纤维。预计建成达产后年均新增收入7.58亿元,年均新增毛利1.68亿元。
可是,这个募投项目能实现预期效益吗?
行业周期令募投项目生变
这并不是新乡化纤近年来第一次进行非公开增发。2010年公司通过非公开增发进行年产4万吨高湿模量粘胶短纤维项目的建设,当时预计项目达产后每年新增销售收入6.15亿元,销售毛利达1.2亿元。但募投后,粘胶短纤维价格就出现了大幅下跌,仅2011年4季度粘胶短纤维平均价格就相比1季度跌幅近38%。而表1也显示,新乡化纤的近几年粘胶短纤维毛利润率非常低,甚至为负值。
有了前车之鉴,新乡化纤将募投项目圈定在已扩建的差别化氨纶纤维项目。原本公司计划2012年通过增发募投1.2万吨连续聚合差别化氨纶纤维项目,却因资本市场的持续低迷而不得不暂时撤回了增发申请。2013年底,公司重将募投方案定为年产2万吨超柔软连续聚合差别化氨纶纤维生产上。这两次方案,生产工艺环节均提到采用第四代连续聚合干法纺丝的生产工艺,生产建设周期均为18个月,项目生产所需原料也相同,略有差异的只是在生产的产品细分规格上。
记者注意到,氨纶行业属于产能过剩的行业之一。虽然随着库存下降,氨纶行业景气度目前有所回升,年初时氨纶龙头华峰氨纶也发布了增发预案“拟投年产6万吨的差别化氨纶纤维项目”,但随着开工率的提高以及新项目的陆续投产,氨纶行业月产量在未来将迎来新一轮的产能释放。与此同时,氨纶纤维行业下游的纺织业产成品存货也在增加中。随着来年诸多募投产能的释放,意味着未来市场竞争必将更加激烈。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