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华峰集团尤小平:做强金融业务 涉足电子商务

来源:全球纺织网 发布时间:2014年03月10日

 

全国人大代表、华峰集团董事局主席尤小平9日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将华峰集团旗下金融企业业务“在线化”,通过网络拓展业务范围,集团还将涉足电子商务,整合上下游产业链。他还表示,集团2013年首次定增上马6万吨氨纶项目不是最终目标,未来可能还会有更大产能计划。

氨纶行业迎来发展拐点

中国证券报:2013年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华峰集团是否受到影响?

尤小平:前几年集团盈利一直走在行业前列,2012年是非常痛苦的,2012年我们几乎“打成平手”,相对而言2013年增长非常多。华峰集团作为国内最大的聚氨酯制品制造企业,通过加大研发和市场开拓、精细化管理等方式,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以及企业盈利能力,使得集团实现了逆势增长,营业收入、利税总额等均实现20%以上增长。目前看,2014年的情况应该好于2013年。

中国证券报:前段时间,多家机构密集调研华峰氨纶,有一些什么样的信号?

尤小平:没有什么信号,其实我们走的路是非常务实的。机构关注我们华峰氨纶也是对的,我们从2000年开始一直到现在才5万多吨的量,现在一下就定增上马扩张6万吨,外界猜测华峰氨纶在氨纶的发展肯定有一定的内涵。

中国证券报:华峰氨纶是国内最大的氨纶生产企业,如何看待氨纶行业发展?

尤小平:氨纶行业尽管在国内已经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但仍然是一个非常具有前景的成长型行业。

在氨纶业务早期发展过程当中,集团曾失去了一个机会。当时我们的战略不够长远。如果进入这个行业之初抓住市场有利时机,每隔一定时间不断陆续上马1万、2万吨产能,市场就不会像现在这么平均。虽然我们是中国最大的氨纶生产商,但第一名和第二名拉开得距离并不大。

之所以在2013年宣布上马6万吨项目,因为目前正好是行业发展拐点。这个时候,如果我们不上马,外国的竞争对手就蠢蠢欲动,我们要影响竞争者的信心,在市场、竞争对手感觉还不明朗的时候,我们就要出手。

华峰氨纶6万吨产能项目立即上马有如下几个原因:第一,氨纶市场价格并不高。第二,公司氨纶技术、工艺明显进步。第三,宏观经济比较困难的时候,大规模布局成本最低,低潮布局会找到好的机会。第四,很多企业没有这个能力去布局。

这一轮扩建,我们是最快的,但这6万吨并不是最终目标,如果工艺、技术有改进的话,我们可能还会有更大计划。公司技术改进还有大量空间。

中国证券报:这是否意味着氨纶行业供需拐点的到来?

尤小平:应该这么说,氨纶发展的拐点和供需的拐点已经到来。一是拉动内需,普通的纺织品大多都要用氨纶;二是氨纶厂家自身的管理和自我创新也到了一个拐点。

发起参与设立民营银行

 

[1][2]下一页>>
阅读数量(596)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