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认识中国零售市场真相
事实上,当前国内的零售市场并非一片悲观。过去的一年里,与那些经历多重困境、遭遇营业收入和净利润下滑甚至出现亏损的不少线下服装品牌不同,不少线上服装品牌、平台电商的销售、消费网站却上演了零售“神话”,品尝着持续高增长带来的甜蜜。即便是那些整体业绩出现下滑的品牌,其线上销售也经历了高增长。
线下苦恼,线上火爆。这种“线上线下的矛盾”和巨大反差诠释着一个道理,新的消费需求和期望正在不断产生,而不少传统服装零售品牌在满足这种新需求上出现了矛盾和不匹配。
与此同时,在线下销售整体不景气的市场之下,一些风格特点鲜明、专注、专心的服装品牌销售额却保持了稳健增长,如张扬文艺青年范儿的设计师品牌——例外。
另一方面,在持续火热、整体保持了高增长态势的线上市场,那些习惯了高举高打进行广告宣传、以营销见长,但对服装本质的挖掘和研究并不扎实的一些B2C类型的垂直电商服装企业,也受到很大挑战,遭遇困境。
这些变化出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不可否认,互联网思维的风行给整个世界的零售格局带来风起云涌是重要因素。90后新生代、“屌丝”等类型化的消费者出现,消费者的生活方式与价值观都发生着快速和多元变化也都是重要原因。多种综合因素与快速变化重叠在一起交互影响,使得很多品牌一时间无所适从,无法适应。
但一个最根本的问题在于,作为最应该了解消费者、从消费者系列新需求出发、研究消费者的企业和品牌们,是否真正愿意,真正做到了用心地、踏实地、借助当下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去真正了解消费者,并切实满足他们不断变化的需求?
粗放式增长的时代,门店快速扩张、动辄每年几百家甚至上千家新店的疯狂拓展,动辄上千平方米、甚至几千平方米店铺的开设;每一季新货里对爆款的堆砌、对欧美大牌引导的时尚潮流和款式的盲目跟风;过度依赖加盟商的资金和力量迅速拓展某些区域的市场,但却在直营店拓展方面作为有限,对于终端零售消费市场和消费者的需求与判断仍需要借助代理商、加盟商完成……
本届中国服装论坛将以“重新认识中国市场”启幕,呼唤中国服装企业真正回到服装的本质,回到产品的本质,回到商业的本质,将产业的转型升级真正落到实处。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