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过多个发展周期的大型企业心态甚至是积极的。一家萧山的龙头企业代表期望在市场充分竞争下加速优胜劣汰,他认为产能压力正是行业自身调整,恢复健康的表现。盛泽一家织造企业也认为,行情低谷可以淘汰落后产能和经营不善的企业。在加剧竞争的同时,有利于企业追求技术进步。
在产能压力下,行业首先挤掉的是技术落后、耗能高的企业。产能阶段性过剩也表明落后产能急需淘汰。调研发现,当前企业节能降耗与升级设备的积极性高涨。浙江盛邦化纤有限公司的公司代表表示,企业做好节能工作,通过技改,设备可节省用电800千瓦/小时,而节能的钱可以再增加20%的产能,总用电不变,效益得到提高。
与此同时,生产差异化产品与不断创新成为企业常态。因此为时刻关注市场动向与潮流,织造企业普遍反映生产与研发比之前更累。企业普遍表示,在当前困境下,设计与生产时都小心翼翼,稍有不慎就会落后于人。浙江三志纺织有限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功能性环保家纺面料的企业。董事长丁云法表示,三志纺织通过不断研发与创新,打造高端窗帘,产品受到了市场的认可。目前产品创新与流行趋势始终保持一致,但是创新研发新品往往遭到仿制和低价竞争,这让他很苦恼。
行业在走过以量制胜的发展阶段后,专业化与集成化要求大型企业向完善产业链,整合资源迈进。延伸产业链将有助于相关企业抵御行业周期风险,降低成本损耗。同时,中小企业在没有规模竞争优势的情况下,避开与大企业的重叠业务,生产特色品种才是出路。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具有高附加值和差别化升级的细分领域将有较广阔的前景和发展空间。调研中,长兴地区的永能化纤有限公司专注加弹项目,为下游企业“私人定制”产品,利润不错。
这样看来,此轮调整对于不同企业来说有着各自的重点。对于大企业来讲,关键是资源整合;对于中小企业来讲,关键是找准定位。
另外,调研中,企业纷纷表示,金融贷款与政府政策都要服务于市场的自由选择。在当前形势下,在市场竞争完成优胜劣汰后,淘汰企业要有完善的退出机制,兼并重组的途径要打通,进程要加速。同时,行业也要有正常的资金扶持。银行不能挑选行业放贷,搞一刀切。另外,企业也要放慢投产脚步,在避开产能爆发高峰的同时,在技术日新月异的当下,积极采用更新的技术,拥有更强的竞争力。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