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热
关注行业宏观环境
简政放权激活市场
十八届三中全会绘就宏伟蓝图,各项改革正紧锣密鼓地进行。2014年,全面深化改革之年,企业最关心的,莫过于市场前景,从“两会”代表的提案来看,简政放权是比较普遍的诉求,也被认为是激活市场的关键。
目前,中国经济增长面临着下行压力,而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传统要素,如人口红利、全球化红利、传统工业化红利等正在衰减,过多依靠政府主导和政策来拉动经济增长的方式难以为继,必须通过进一步释放改革红利促进经济增长,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无疑是激发市场、社会创造活力最直接的改革举措。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其核心要义是加快转变政府职能,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让各类市场主体在公平竞争中焕发活力。“审批难”、“办证难”的情况在行业的“两会”座谈会上也被多次提及。代表们纷纷表达了对简化行政审批流程,弹性化各类相关年检制度,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的意见,认为这将促使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并进一步激活民间投资。
招工困难人才稀缺
除了针对政府提出的简政放权、加大支持制造业等主要诉求,招工问题与人才问题也多次被与会的“两会”代表提及。员工忠实度下降、返工率低都是企业存在的问题,此外,薪资状况也是代表重关注的内容。由于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用的上升,即使企业为员工涨工资,最终落到员工手中的钱也并无增长。而对于员工的居住问题、家庭安置等生活问题,企业依旧在寻求最合适的福利制度与管理制度,来实现员工利益最大化。
行业正在向智能化、时尚化、专业化转变,而这种转变要求行业从业者具有更高的专业素质与技能。不管是面料研发、生产技术人员、服装设计、市场营销等团队,都迫切地渴望更多人才的加入。因此,与教育、培训、技术相关的提案也是行业两会座谈会上备受关注的内容。
论行业
拥抱不可回避的改变
座谈会上,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孙瑞哲介绍了2013年行业发展,并对2014年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存在的困难与未来趋势作出了分析。他用十六个字进行了概括,分别是“难中有进”、“调整加剧”、“责任倒逼”、“谋变避险”。
难中有进
孙瑞哲表示,2013年中国纺织服装行业遇到了困难,但从主营业务收入、出口、利润和投资四个方面的指标来看,行业最终还是交出了一份好的答卷。首先,主营业务收入,规模以上企业63849亿元,同比增长11.53%;出口总额2921亿美元,同比增长11.2%;规模以上企业利润总额3506亿元,同比增长15.78%;固定资产投资9140亿元,同比有很大增长。以上指标体现了行业在经济结构性趋缓、需求不振的情况下,仍然取得很好的进步。尤其是去年全年纺织服装行业的贸易顺差占全国的99.2%,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十分明显。
调整加剧
行业正在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尽管资本与投资方对纺织制造业的投入下降,在最受资本欢迎的行业里跌出前五,然而纺织服装行业却是发生并购、收购最激烈的行业,在所有行业里排第一。除此以外,过去行业三大出口市场的排位业发生改变,原本出口量排第三的日本已经被东盟取代。
责任倒逼
在社会责任方面,来自消费者、社会各界、政府对行业的压力更大。政府环境治理标准的提高、国际非政府组织对中国产业集群减排情况的严格调查、以及不断扩大的来自消费者层面的压力,都让行业、企业不得不将社会责任放在更重要的位置。孙瑞哲透露,中纺联即将发布行业宣言,主动承担社会责任,而像波司登等龙头企业也第一时间响应。
谋变避险
时代要求行业与时俱进,不断适应变化的形势。2014年是中国的改革年,更是行业深化改革的重要折。行业企业应该不断创新科技,创新商业模式,来适应新的消费行为。孙瑞哲指出,目前行业存在隐忧,比如涤纶纤维的需求量不断增加,然而上游原料PX迟迟没有项目落地,导致涤纶纤维产能未能提高,长期下去将增加对外的依赖,甚至存在被PX垄断国家控制的危险。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