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春季调研纺织产业转移的新篇章

来源:世界服装鞋帽网 发布时间:2014年03月14日

他介绍,目前纺织产业转移呈现新的趋势:一是中西部特别是中部承接产业转移稳中趋缓,投资趋于理性,二是成本压力倒逼东部企业转型升级,投资热度回升,三是东南亚等境外地区成本政策优势导向明显,成为国内产业转移的主要方向之一。

在历经金融危机之后,东部地区纺织产业转移已更加注重承接地的综合优势,而不再一味寻找成本洼地。“目前大多的产业转移的实质是产业升级。”张延恺也指出。他强调纺织产业转移今后要由产能转移向市场转移为趋势,注重综合配套。同时建议当地政府应加强国家政策、产业政策、就业政策以及产业转移关键项目、关键环节的政策支持,从而解决产业转移中的瓶颈问题。

从现实情况来看,在劳动力、原材料等要素成本上,中西部的优势已不明显。重庆雅戈尔服饰有限公司总经理周占达介绍,雅戈尔宁波总部工人月工资为2900元左右,重庆工人月工资约为2600元,虽然有些优势,但当地工人的生产效率仅为东部的9成。“这几年工厂基本是不赚钱的,主要看中的是重庆及周边省份巨大的市场。”周占达说。

在新的趋势引导下,目前无论是四川的彭州,还是重庆的江津、合川,园区规划和建设都与地方经济发展战略相结合,坚持产城一体化生态发展。在发展战略上和吸引投资上,也更多减弱成本、劳动力等描述,而是更多从政策支持、人才培养、配套服务上做文章。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纺织产业转移过程中,产业链整体转移的特征越来越明显,产业链协作配套要求更加突出,针织、面料、家纺成为热点,产业用纺织品和化纤新材料也备受青睐。在调研过程中,很多承接地都对上述行业表示了极大兴趣,并且在发展规划上有所侧重。

以创新思维推进产业理性转移

新的特点,新的趋势,需要新的理念,新的做法。

“当前的产业转移已经走到更高的阶段。政府和产业园区应摆脱一切围绕招商的理念,而要更多地着眼于真正专业平台的搭建。”作为较早从沿海内迁的企业,重庆金考拉服饰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建明对此有着切身的体会。

杨建明投资的金考拉(国际)纺织服装产业城正在紧锣密鼓的建设之中。“未来的产业园区不能只考虑占多少地,建多少厂房,不能只注重要素的聚集,更重要的是要素的匹配,生产、营销、市场、服务缺一不可。”基于这一理念,除做好园区的各项工作外,他还投资创建了重庆纱线产品交易中心,为企业打造了一个网上交易平台,目前日成交量已突破2亿元。

与杨建明的想法类似,西部服饰科技创意产业园区董事长徐朝飞的梦想是做一个“第四代”的产业园区。“这里将集生产制造、科技研发、贸易物流和产业旅游为一体,但究竟是一个怎么样的模式,我们也是边探索边实施,希望国家有关部门和中纺联给予政策支持和系统性的指导。”

而彭州的视角已聚焦到文化、创意产业,举办成都时装周、打造中国纺织服装西南创新中心、创办新丝路中国时尚艺术学院??一系列的大动作让彭州成为行业焦点。“我们将加大力度整合各方资源,以生产为基础,以商贸为依托,以服务为手段,以时尚为载体,以文化为核心,在西部打造中国纺织服装的产业高地。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王天凯指出,在新形势下,纺织产业转移已不能仅讲劳动力、土地和成本等,而要与转型升级紧密结合;也不能仅就园区建设谈产业发展,而要把其纳入城市的整体规划。城镇化发展、需求的增长为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创造了新的优势,但一定要做好规划,依靠创新驱动,在产业转移中实现纺织业的转型升级。

 

 

<<上一页[1][2]
阅读数量(667)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