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棉企的转型能否奏效,上述业内人士表示,化纤产品即使再改良也无法替代棉产品。“棉花产品的吸湿性要比化纤产品强十几倍,这是目前的化纤产品无法达到的指标。”
化纤业面临洗牌
与棉企面临的棉花价格过高不同的是,化纤企业面临的是由于传统化纤产品产能过剩而导致的供需失衡。化纤企业首先感受到的是利润空间被压缩。企业直言利润“比刀锋还薄”。
“目前传统化纤产品竞争太激烈。”一位参展的化纤企业人士给指了指周围的参展企业说道:“看看这一排参展的化纤企业都是我们的竞争对手。”该人士介绍,为了抢订单,企业不得不进行价格战,产品价格一压再压,甚至有时候要亏本卖出去。
在业内人士看来,pta与pet产业链的产能压力问题在整个纺织工业中具有典型性。
涤纶纤维产品的主要原材料为石化产品中的pta、meg和pet,约占产品成本的85%。数据显示,2012年及2013年我国pta行业进入新一轮产能扩张高峰期,产能急速增长。2013年pta产能全年仍维持在3300万吨左右。2013年,我国聚酯产量达到3100万吨左右。
以pta为例,国内各大pta生产商在2014年会进一步增加产量。盛虹集团在江苏省连云港市的150万吨/年pta装置、恒力石化在大连市的220万吨/年3号pta装置等都将陆续开工。
欧阳新周认为,长期来看,全球聚酯行业各环节预测供应量均将超过预测需求量。我国pet产能在2011年就已经超过pet的表观消费量,产能开始出现过剩,未来pet产能过剩问题将进一步突出,涤纶纤维行业的议价能力将有所下降。据欧阳新周分析,pta行业需要两年至三年的时间方可消化如此多的新增产能。
为了解决化纤及化纤织造产业中存在的产能阶段性过剩与同质化竞争等问题,日前,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徐文英带队从北京市出发,实地走访浙江萧山、江苏盛泽等地区的企业。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