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高端品牌Zara等争夺“第六大洲” 有节奏拓展消费大众化

来源:世界服装鞋帽网 发布时间:2014年03月24日

大众品牌觊觎新“战场”

不仅是奢侈品牌,越来越多的大众消费品牌也将机场等开拓为新的渠道。快时尚品牌zara就开始将自己的商店从繁华的商业街开进了国际机场,2010年其在香港国际机场1号航站楼15~19号登机口之间,开了一个超过900平方米的营业面积旗舰店,是其当时在国际机场中面积最大的店铺。 这一纪录在今年2月被另一快时尚品牌优衣库打破,此前的机场店仅在日本国内的东京成田(tokyonarita)机场,而现在已经在新加坡changiairport樟宜机场开设了一间3900平方英尺的免税商店。

就连卖洗发水等日用消费品公司宝洁也看重这一渠道,春节前夕在广州机场设置中国首个“机场概念店”。“通过第三方机构的数据显示,乘客在机场的候机时间人均达到87分钟。”宝洁内部人士对记者表示,消费者无聊等待的时间,品牌可以利用来让他们了解一些品牌信息,并且能与品牌沟通与互动。

不过上述宝洁人士也表示,虽然在机场概念店呈列了不少宝洁的产品,但其重点推荐的是其旗下的高端品牌。据一项针对机场渠道人群的市场调查表明,大部分机场消费的消费者对于价格并不敏感,而是对于是否能够方便快捷选购适合自己的产品比较重视。

而在巴黎戴高乐机场,为面向全球推广品牌,平价家居品牌“宜家”的“临时概念店”,呈现为在200平方米的空间内共有9个房间的休息室,可供旅客在等候航班时卧床休息。

“大众品牌进入机场渠道,往往更寄望于品牌展示和宣传推广这两大功能的实现。”周婷分析,虽然机场店铺的租金比较高,但是相对于其广告费用来说成本较低,又能面向更优质的消费者。

“国外先进机场在零售购物方面已经实现了大众化转型,国内机场在餐饮方面已经实现了向大众化的转型。”兴业证券一位分析师注意到,例如国内机场在餐饮方面已经引入了麦当劳、肯德基、真功夫等中西式快餐,价格与市区基本持平,在机场就餐旅客人渐增多;在零售购物方面,国外机场引入了不少价位中等的服饰品牌以满足大众化需求,如levis、h&m等品牌。

有节奏拓展消费大众化是未来趋势

虽然机场作为零售新战场的角色正在逐步上演,但周婷认为,一些高端品牌对于开拓机场店渠道也应该有节制、有节奏地进行。

如果高端品牌为了一时的业绩表现而过度发展机场店,这将会使得传统零售门店下滑的困境愈演愈烈。并且,在周婷看来,机场这一物理形态的销售渠道,现在的高增长并不能长期持续,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和关税因素的逐步降低,中国消费者在旅游购物上的消费会逐步理性化,机场免税店的优势可能并不能继续,“未来机场购物渠道可能和其他日常购物渠道一样,只是让消费者可随时体验并接触到的‘顺便’消费。”

而对于大众品牌开始青睐机场,上述兴业证券的分析师也认为,“消费大众化”是未来机场商业经营的发展方向之一。

从机场商业经营的角度来说,基本收费模式是以销售额或人流量为基础的“保底+提成”模式,这决定了机场经营效益最大化的根本点在于“销售额最大化”,而不是“销售毛利率最大化”,从而使得机场的租金收入或特许经营收入最大化。

过去,机场商业经营不太成熟,在不大的商业面积上往往引入少量精品店,销售奢侈商品。但由于奢侈品的消费群体毕竟有限,故这些精品店毛利率很高,但总销售额并不高。

在他看来,随着航空大众化趋势愈加明显和机场商业经营收费模式的驱动,机场商业业态逐渐从精品化向大众化转型,实现两种业态形式的合理分配,形成整体经营资源丰富、商业店铺业态完善、商业气息浓厚、品牌知名度高的特点,以满足不同人群的消费需求,“因此其业态从奢华向大众转型是必然趋势。”

 

 

<<上一页[1][2]
阅读数量(904)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