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企投资需量体裁衣
金融危机爆发后,以纺织服装业为代表的美国制造业加速复苏。在此过程中,美国政府成了强有力的推动者。2009年~2012年,奥巴马政府先后推出了“购买美国货”《制造业促进法案》“五年出口倍增计划”“内保就业促进倡议”等多项政策来帮助美国制造业复兴,并逐渐体现出了政策效果。
“想分美国这杯羹的企业很多,但并不是每个企业都适合。”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研究员白明指出,中资企业不应光看机会,还要看到挑战。“有些产业可能对当地原有产业造成冲击,会遭遇美国投资保护主义的审查。很多企业是通过并购‘走出去’的,但收购来的企业多是经营不善的,并购后要承担其负债和人员安置。还可能遭遇劳资纠纷和不熟悉当地法律法规带来的麻烦,这些都是地雷。”白明说。
朱庆骅表示,中资纺企在美国投资建厂需对美国法律进行深入了解,在不触及法律的情况下进行生产活动,避免劳资纠纷;在投资之前对投资所在地进行详细调查分析,掌握当地的市场情况;进行本土化发展,根据当地市场需求调整发展战略。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