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2013年运动品牌服装遭遇90后危机

来源:中国纺织网 发布时间:2014年03月25日

为了消化高库存,各品牌在2012年下半年纷纷打折、关店。据相关媒体统计,六大国产运动品牌2012年关停店面将近5000家,单单李宁一家公司,店铺就由2011年的8255家减少到2012年的6434家,关闭1821家。2013年上半年,六大国产运动品牌关闭门店数量合计高达2249家,平均每天关店12家。

从体育运动品牌的发展过程,不难发现所有企业的营销方式都惊人的一致——依靠重金赞助体育赛事和邀请明星代言。自1999年安踏第一个擎起体育明星孔令辉的品牌大旗,此后十年,赞助体育比赛和邀请明星代言成为了国内运动品牌扩大影响力最直接的方式。直到2008年,全球消费市场需求缩小,原材料价格快速上升,国内CPI和人力成本也提高很快,这些都在挤压着整个行业的利润空间,原有的砸钱模式面临着痛苦的改变。

90后不爱林志玲

有资料显示,运动鞋和运动服装最大的消费人群是15-25岁的年轻人,而其一旦工作之后就会开始以西装皮鞋为主,消费人群的变化以及锐减正成为国内运动品牌不能承受之重。

以李宁为代表的运动品牌在过去10年能够高速增长,与80后人口出生高峰不无关系,但随着时间推移,主力消费人群90后人数与80后相比变少,消费人群大幅下滑,运动鞋服陷入了盲目扩张——库存高企——关店潮的覆辙。

业内认为,李宁公司所推出的并不成功的90后战略,是造成上述麻烦的重要原因。2010年,李宁公司开始品牌重塑,选择了全面拥抱90后这一年轻消费群体作为重点品牌路线,试图从年轻消费群中取得更多的市场份额以保持持续的高增长,但是却出现了“新用户不买账、老用户不买单”的尴尬现象。有人一针见血地指出,李宁品牌的代言人林志玲对70后、80后应该具有一定的市场号召力,但对90后来说完全失效。90后正处于由产品消费向品牌消费转化的阶段,面向90后的消费体验会影响90后群体日后人生的消费选择。运动品牌在行业转型的道路上,正面临着90后的挑战。

 

<<上一页[1][2]
阅读数量(341)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