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此次拟参与定增的9位战略投资者中,除了财通基金和另外两只尚待成立的基金公司资产管理计划之外,剩下的6家中有4家是去年才成立的公司,几乎没有实质性经营动作,且主业均与化工行业并无关联。
“不排除它们是为此次定增专门设立的公司,如果确实如此,那么更值得关注的其实是这9个亿募到之后,能否真正帮助吉林化纤完成转型升级。”有投行人士直言分析。
“粘胶短纤延续低迷走势,厂家库存上升明显,下调价格以促进出货,行业大面积亏损。”银河证券分析师裘孝锋的话,或为当下吉林化纤所处行业现状的精准描画。
虽说吉林化纤主业景气度受到了产能过剩及下游行业高库存的影响,但像公司这样主业连亏6年的上市公司在行业内也仅此一家。
财报显示,2008年-2013年,公司营业利润分别为-4.53亿元、-0.22亿元、-0.87亿元、-3.76亿元、-2.49亿元、-3.7亿元。如果不是依靠政府补贴等营业外收入在2009年、2012年录得盈利,吉林化纤恐怕早已被ST甚至退市。
一位化工行业研究员认为,周期性并不能完全解释公司主业的连年亏损,从2008年到2013年粘胶短纤行业经历了一波完整的上升和下跌周期,其中2008年底到2010年底在国内4万亿投资刺激、美联储QE推出带来全球流动性宽松背景下,粘胶短纤价格曾跟随大宗商品出现了一轮较大涨幅。
在这轮行业景气周期里,A股主营粘胶纤维的公司在2009年、2010年经营利润都是比较可观的,但吉林化纤这两年经营利润却是负数,迥异于同行业景象。
“这说明公司无论是决策还是日常管理上均存在较大的问题,其最终体现就是业绩与财务状况的双重恶化。”前述研究员一阵见血地指出。
数据显示,截止到2013年底,吉林化纤账面总资产为39.99亿元、账面总负债为38.27亿元,净资产仅1.72亿元。而资产负债表也显示公司经营已经捉襟见肘,存在较大流动性风险,截至当年底,其流动资产为12.35亿元,流动负债29.5亿元,营运资本-17.15亿元。
“营运资本是一个企业正常运转所必须要求的资金量,这个指标为负数意味着企业将短期的融资投入了固定资产,这很容易造成资金期限错配的问题,稍有差池,就很容易导致财务风险。”财务分析人士龙余良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解释道。
公告显示,目前吉林化纤资产负债率已超过90%,公司计划在完成增发后,将6亿元募资用于偿还银行借款,其余则用于补充流动资金,以缓解目前紧张的财务状况。
“如果定增实施,控股股东股权比例将由现在的21.31%降为11.25%,接近稀释过半,那么后续动作顺利开展还好,万一因管理或其他原因出现差池,反而会加大公司的经营与治理风险,从而让时间换空间的设想彻底落空。”一位投行人士打了这样一个比方。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