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由于汇率波动幅度加大,不少外贸企业为了规避结汇风险,开始倾向于接一些时间短、出口规模小的订单,基本以半个月或一个月为主的短单,这在一定程度上也给企业生产计划的安排上平添诸多不确定因素。而对于部分已经在年前签署大单的企业而言,由于已经和银行提前锁定汇率,此次汇率下跌并未给他们带来实际额外的福利。
多家外贸企业负责人反映,目前汇率波动频繁,实际上也对企业接单的报价能力、外汇风险管理能力提出挑战。周生指出,过去习惯人民币长期升值的市场背景,企业在报价时往往会采取远期结汇的方式,也会预留部分利润空间,但如今人民币贬值,选择实时结汇还是远期结汇就需要慎重考虑。肖锋表示,如果客户认定贬值成为常态,那么在报价上也会与中国供应商进行价格博弈甚至压价,这也考验着企业在国际谈判中的报价能力。
“广交会临近,很多外贸企业将会根据现在的市场情况和汇率因素,需要重新考虑新的报价。这也和往年的情况很不一样,得和客户重新谈妥条件。”周生表示,对于多数外贸企业而言,汇率走势的稳定对于企业长期的经营才是真正的利好。
汇率走势判断尚存分歧
汇率市场风向转换,加上中国宏观经济增速放缓,令不少市场人士对人民币走势判断陷入分歧。一方面,有分析认为,中国宏观经济形势不乐观,信贷风险忧虑加深,人民币走势持续贬值的可能性较大;另一方面,部分机构则将近期贬值行情视为央行[微博]主动增加双向波动的汇率管理,人民币长期升值趋势不变。
高盛集团发布报告称,中国经济放缓的风险尚未完全反映出来,要想看到人民币回升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报告指出,近期疲弱的经济数据有助于解释中国金融环境持续趋向宽松,包括7天期回购利率下滑与驱使人民币走贬的举措。中国1-2月工业产出环比增长率几近于零,为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最低的记录之一。在生产活动复苏前,人民币难见明显回升走势。
而德意志银行发布的报告显示,人民币汇率近日大幅走软,今年以来更是出现贬值,这是由于中国央行近日通过中间价压低人民币汇价,旨在提醒市场人民币也有双向波动的风险,同时意在收窄在岸、离岸两个市场的汇率价差,并为今年稍后扩大人民币汇率浮动区间作准备。基于中国今年出口增长将加快的假设,继续维持人民币对美元今年将升值2%-2.5%的预测,预计人民币即期汇率近期可望走稳。
人民币汇率趋势不明朗,同样也令外贸企业的汇率风险管理增加难度。据肖锋介绍,为规避外汇波动造成的汇兑损失,部分外贸企业会通过远期结售汇业务进行远期外汇锁定。“以往外汇锁定的门槛为100万美元,中小企业也可以选择抱团来采购这种业务,防止汇率波动的风险。”所谓远期结售汇业务是指确定汇价在前而实际外汇收支发生在后的一项业务。外贸企业可以通过与银行协商签订远期结售汇合同,约定在未来某个交割日按照合约价格办理结汇或售汇的人民币兑外汇币种、金额、汇率以及交割期限。
业内人士建议,在汇率趋势不明确的情况下,企业需要加强自身的外汇风险管理能力,比如支付一定的保证金参与远期结售汇业务来规避风险,即使误判损失也能够承受。而外贸企业参与报价时,应该将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扩大的因素纳入考虑范围,必要时与客户商定汇率风险共担的协议,以减少企业经营压力。此外,银行也需要培养外贸企业对汇率变动的敏感度,及时对企业的出口收汇方式、结售汇时点进行指导,让企业适时调整。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