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订单转移是纺织出口企业面临最大考验

来源:全球纺织网 发布时间:2014年04月01日

汇率风险不可低估

尽管出口企业普遍认为人民币贬值短期增加了企业的利润,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出口成本压力,但是,部分企业更为担心的是汇率的持续波动带来的风险。

“之所以抓紧结汇,也是担心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的风险。”郭先生告诉记者,人民币告别原来持续多年的单边升值,也增加了企业判断的难度,很多单子是在去年就接下的,价格也是按照当时的汇率定价的,如果人民币继续贬值的话,到结汇时就能得到好处。但是,人民币未来的走向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实际上也增加了企业报价的难度。

福建省纺织服装出口基地商会秘书长陈苍松表示,对于企业来说,已经习惯了过去简单做多人民币、做空美元。波动幅度进一步扩大后,什么时候结汇,要不要套期保值,都必须重新考虑,“人民币急涨急跌都对出口企业不利,稳定的汇率才是最理想的。”

对于人民币汇率波动带来的风险,邱庆云也有所担忧。他表示,人民币单边升值的时候,出口企业在对外商报价、签合同时,都会充分考虑到人民币升值因素,价格掌控得比较有数。但如今人民币汇率突然大幅变动后,外商可能会要求重新报价,或者暂时采取观望,很多企业又无法判断未来的汇率走势,风险反而增加。

订单转移是最大考验

人民币升值曾被认为是影响外贸企业生存的因素之一,因为在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下,中国出口企业的成本优势进一步丧失,采购商的不稳定性增加。那么,人民币贬值是否能对出口企业接单带来利好?


相对于人民币贬值带来的短期利好,陈苍松更为担心的是国际订单的转移对出口企业带来的不利影响。“近三年来,每年有10%—15%的纺织服装产品订单流失到越南、柬埔寨、孟加拉国等东南亚和南亚国家。”

此外,美国、欧盟等对华商品采取多项贸易保护措施,使国际贸易摩擦不断升级,企业出口壁垒增多,出口成本增加。“比如,目前越南、柬埔寨、泰国、印尼等东南亚国家出口欧盟的纺织品只需要征收2%—3%的进口关税;而中国的纺织品出口欧盟需要征收12%左右的关税。”陈苍松称,出口企业要提升竞争力,不能寄希望于人民币贬值,而是要从产品提升上入手,生产高附加值的产品;另一方面则可以考虑“走出去”,到一些劳动力成本和关税成本较低的国家和地区设厂。

 

<<上一页[1][2]
阅读数量(696)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