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现货市场除了极少的零星交易,都被收抛储所垄断,稀少的棉花自由交易更多参考了抛储价格的变化,棉花价格指数不断下滑,从月初的19471元/吨跌至19407元/吨,下跌趋势仍在继续,与新抛储价和电子盘价格存在不小的差价,还有很大下调空间。
3月是收储最后的扫尾月,交储企业以内地为主,加工厂抓紧最后机会,赶上交储末班车,新棉资源也几乎被一扫而光,截至3月28日共计完成收储近630万吨,其中新疆地区404万吨,内地226万吨,虽然总量低于上年度,占总产量的比重则超过90%,绝大多数新棉资源被收入国库,市场流通极为有限。企业用棉来源以储备棉竞拍为主,截至3月底,棉花抛储共计投放计划212万吨,实际成交71万吨,成交比例33%。下一阶段开始17250元/吨无限量抛储,并搭配进口棉的投放等政策,都显示出国家去库存化的意图,也更有利于纺织企业用棉需要。
下游纺织市场表现豪无起色,棉纱、棉布市场疲软,价格低迷,订单小且交期短,企业开工率不高,特别是中小企业,存在招工困难、资金紧张和库存高等不利局面。为了规避原料价格下跌风险,纺织企业谨慎采购,尽量维持较低的原料和产品库存;更有企业担心价格下降预期,提前下调棉纱价格促销,尽量减少潜在亏损,预计后期跌势将加剧。进口棉价格大幅上涨,相对国产棉优势削弱,加上配额紧缺,市场交易陷入停滞,同时进口棉纱的步伐也有所放缓,有价无市的状态延续多日,新的配额政策何时出台、能否改善当前低迷态势,还要耐心等待。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