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地区产业用终端产品的消费在世界经济增长上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目前,增长前景较快的国家主要有中国、印度、韩国以及其他发展中国家。2012年,全球产业用纺织品市场销售额约为1290亿美元,比2011年增长了2.5%,其中,亚洲地区占全球产业用纺织品市场的45%。在亚洲产业用纺织品市场中,中国地区的消费支出占到50%,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国家。在过去的20年里,中国的产业用纺织品消费量约以每年10%的速度在增长。但是,中国的产业用纺织品通常都是一些中低端产品,以及中间材料,高技术和高附加值产品仍需进口。相对于美国和欧洲,中国的劳动力成本较低,预计中国的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在全球市场中将继续拥有优势。
此外,2013年印度在全球产业用纺织品市场份额中仅占到9%,其中约67%生产的是中低端产品,只有33%生产的是高端产品。究其原因,是由于印度产业用纺织品和非织造布行业仍处于起步阶段,相对于美国、欧洲和中国,其先进的技术并不到位。
总体来说,2013年国际产业用市场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放缓,但很多分析师认为,这种适度放缓是健康的,这样有助于缓和通胀,是保证行业优势长存的必然道路。
在2014年及以后,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的产业用纺织品制造商的市场份额有望增加。主要是由于一些细分市场中需求的存在,如汽车、国防、土工合成材料、安全与技术产品,以及图形织物。在我看来,2014年中成功的制造商,应该是那些能够对创新产品进行显著投资,并能够清楚的将其产品和服务价值传达给客户的那些人。本次我将重点对上面所说的重点终端产品市场进行分析,它们分别是:安全技术产品、窄幅织物、土工合成材料以及图形织物。
1 全球安全防护用产品销量有望增加6%
核心判断:2013年美国安全防护用产品市场的利润率是17%,造成这一数字的原因主要是大型跨国公司投资并购,以及新技术开发,使规模较小的公司难以进入市场。
2013年,全球安全与防护用产品市场的销售额约为220亿美元,该市场平均每年的增长率达到了6%。这一市场在2009年之前一直呈增长缓慢趋势,但是自2010年以来,该市场出现了反弹,实现了5%的增长。
美国安全与防护用产品市场销售额在2013年达到了50亿美元,并以每年5~7个百分点增长。2013年美国安全与防护用产品供应市场的利润率是17%,造成这一数字的原因主要是大型跨国公司投资并购,以及新技术开发,使得规模较小的公司难以进入市场及竞争。
美国和欧洲工业防护服市场占比超过全球工业防护服市场的一半。在世界范围内,阻燃防护服市场在亚太地区增长最快,2013年达到了4.3亿美元。其在亚洲的增长,主要是受中东、印度、中国和越南建造新制造工厂以及新的建设项目顺利开工的驱动。
此外,除了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和印度还拥有大量不受保护(没有穿着防护服)的产业工人。这就使得防护服市场在未来拥有无穷的增长潜力。“亚洲制造”在全球制造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今后工人防护用品的需求只会变得越来越大。
国际产业用纺织品协会在2013年10月对美国安全与防护用产品市场进行了调查,据报告显示:美国安全与防护用产品供应商和制造商们预计,与2013相比,2014年全球安全与防护用产品市场销售额有望增加6%。这些市场包括军用服装、建筑和工业,以及汽车行业,其中汽车行业于2014年将对安全与防护产品市场产生强大的影响力。另外,传统的安全与防护产品市场的终端产品制造商将继续面对来自中国廉价进口产品的激烈竞争。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