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电商打响品牌
而如何整合资源,成为了洲泉蚕丝被品牌发展的难题。据洲泉镇副镇长沈建峰介绍,2012年“双11”的网购热潮给了洲泉镇利用电商发展品牌的启发。据悉,当年洲泉镇本地某蚕丝被品牌通过天猫商城实现了日销售额1200万元,占天猫商城蚕丝被销售额的近20%。
因此,去年年初在洲泉镇政府的带领下,“洲泉蚕丝被电子商务平台”开始招兵买马,不过要想入驻这一平台需通过严格的要求。张健说:“首先要过产品质量关,必须保证高品质;其次要过规模关,企业必须达到一定规模才能入驻,家庭作坊式的企业基本不行;再次要过能力关,电子商务最大的特点就是‘快’,顾客一下单,当天就得出货,是否能在短时间内生产出质量过关的蚕丝被,对企业来说也是个大考验。”据介绍,目前入驻平台的企业只有5家,但预计今后会发展到20多家。
某已经入驻了“洲泉蚕丝被电子商务平台”的品牌负责人坦言:“我不会使用电脑,更不懂电子商务,但当下的年轻人都很喜欢网购,因此我认为电子商务是大趋势。我坚信,让懂的人去管理,我只要保证产品质量,品牌就一定能够打响。”
据张健介绍,为了更好地把握和管控蚕丝被质量,“洲泉蚕丝被电子商务平台”发力三大招。
第一招,分级。首次抱团入驻平台的5家企业,可在政府的主导下,根据蚕丝原料、蚕丝被被面和蚕丝制作工艺,将蚕丝被划分为7个星级标准。在与各大电商的合作平台上,消费者将能看到每件产品上都贴有星级标准,不同的星级对应不同的价格。
第二招,质检。质监部门会不定期地对入驻平台的各企业进行质量检测,同时,每一批次的货品都将抽样送至国家检测中心检测,一旦发现不合格商品,品牌就会被请出平台,不允许再次进入。
第三招,保险(放心保)。为了以防万一,平台上售出的每条蚕丝被都进行了质量保险,只要消费者发现购买的蚕丝被有假,保险公司就会对此作出理赔。而为了简化检验蚕丝被真假的手续,洲泉蚕丝被电子商务平台正在与保险公司协商,在未来,只要消费者怀疑买到了假蚕丝被,就会有保险公司的工作人员登门取样,送往检验机构检测。
业内人士表示,蚕丝被的价格不便宜,消费者最怕买到假货,而网上的蚕丝被品牌鱼龙混杂,价格从几百元到1万元不等,如果真有这样一个平台,用7星标准来分等级,并有保险作保障,那么消费者在购买时将会放心许多。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