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广西蚕丝靠科技创新雄全球

来源:世界服装鞋帽网 发布时间:2014年04月04日

 

广西检验检疫局黄韶恩主持的“广西统茧生产高品位生丝的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课题日前获得广西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该课题针对广西亚热带多化原料茧茧层薄、洁净度低的特性,通过高效均匀的缫丝触蒸设备、多功能煮茧设备的研制,提升煮茧前触蒸工艺技术、煮茧工艺技术以及高品位生丝加工工艺技术,集成研究与应用,形成一套适用于广西统茧的高品位生丝生产技术。

“科技创新是广西桑蚕产业发展的关键,科技创新为广西桑蚕产业跨越发展提供强大智力支持。”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厅负责人说。

遭遇“瓶颈”

据广西区科技厅介绍,长期以来,行业中认为广西茧无法生产高品位生丝,主要是广西蚕茧是多化茧,广西气候因素决定了原料茧的特性,造成广西蚕茧存在解舒丝长短、洁净度低、类节多、缫折大等缺陷,洁净指标达不到高品位生丝生产要求。

蚕茧洁净指标运用一般的生产工艺无法提高,八十年代末应用的触蒸技术,并不合适广西蚕茧企业用于提高洁净度,主要是由于广西茧茧层薄,触蒸过度会使丝胶溶解过度,造成茧层离解剥落,而过度溶解的丝胶会形成新的胶着,反而会造成解舒的下降;触蒸不均匀更会造成茧质的性能下降,规模生产中造成消耗增大;广西茧洁净度差主要是因为小环类、裂丝多,均是由于胶着不均匀造成的。

由于技术基础薄弱,生丝生产以低品位统茧丝为主,高品位生丝生产能力低下,制约了广西高品位桑蚕丝生产以及桑蚕丝深加工产业的发展,导致广西桑蚕业产品结构单一,层次比较低,产品附加价值低,市场竞争力低,广西茧质特性成了生产高品位生丝的“死穴”。

如何提高生丝质量,占领高品位生丝市场,促进丝绸产业的转型升级,是广西缫丝企业面临的一道难题。帮助企业自主创新、研发新技术,提升广西丝绸技术地位,提升广西茧的使用价值,延伸产业链,成为广西桑蚕业发展突破瓶颈的手段。

破解难题

“针对广西蚕茧的特性,摸索和研究一套触蒸新设备新工艺、通过改进煮茧设备,加强煮茧煮熟程度的有效控制,最终达到提高清洁、洁净度,减少类节,提高产品质量,降低原材料消耗等目的,这是广西制丝生产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专攻丝绸、纺织专业,在广西局从事26年丝类检验技术和研究的黄韶恩,带领团队开展了统茧生产高品位生丝的关键技术研究。

黄韶恩介绍说,煮茧是用水、热使丝胶膨润软和、降低茧丝之间的胶着力,在缫丝时茧丝离解良好,顺利地缫取生丝。煮茧时间、温度、蒸汽压力的控制是煮茧工艺的关键。过去通用的煮茧机不太适应广西茧层薄茧质的煮茧要求。于是,课题组研制了多功能煮茧机,先利用浸渍、预热作用,减少薄型茧直接进入低温蒸煮的压差而造成的瘪茧;缩短高温蒸煮部、加长调整部,对薄型茧质原料进行快煮,先达到大半熟煮状态,通过调整部低温回煮来达到薄茧层适煮的要求,而对厚型茧质的原料,达到半熟煮状态,则通过在调整三段、四段的中部各增加一块可移动的段位闸板,增大各段温差以加大低温回煮强度来达到厚茧层适煮的要求;延长出口部,以对在调整部回煮的快煮茧再度调整,使丝胶再度膨润,达到顺利离解的目的。经企业应用表明,该多功能煮茧机,能适应厚薄不同的茧层、不同的茧质,并能根据不同的缫丝机型所要求的煮茧性状,有效地控制煮茧的生熟程度,达到广西统茧生产高品位生丝的适煮要求。

 

[1][2]下一页>>
阅读数量(137)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