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国际资讯 >正文

棉纺织行业未来仍被看好

来源:全球纺织网 发布时间:2014年04月10日

当前,我国棉纺织行业面临市场需求不足、内外棉价差高企、进口纱冲击等诸多不利因素,棉花原料价格不稳定,用工、用电等生产要素成本的不断上涨,也同样成为棉纺织企业发展面临的难题。在日前召开的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四届五次理事扩大会上,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荣誉会长徐文英表示,虽然在过去的一年里,中国棉纺织行业面临诸多困难,但是在全行业的努力下,棉纺织行业取得了平稳发展,这对我国棉纺织企业来说是非常不易的。
  近两年,国内外的经济形势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尤其是我国的经济形势,正在经历一个特殊的时期,棉纺织行业也面临着收储、抛储、税费等政策的变化。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高勇认为,棉纺织行业的政策调整整体向好,但是政策效果不会马上显现,企业还要积极应对政策带来的变化。工信部消费品司副司长王伟表示,棉纺织行业虽然目前面临成本上涨、利润下降等困难,但从长远来看,我国的纺织行业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棉纺织企业仍处于大有可为的战略期。
  困境中平稳发展
  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棉纺织行业保持了平稳的发展态势。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会长朱北娜介绍,在市场需求不振,国内棉价大幅高于国际棉价的形势下,棉纺织企业积极进行设备改造升级,调整产品结构,适应市场变化,实现了产量小幅增长、出口同比增长。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跟踪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纱产量19430万吨,同比减少0.5%,布产量612亿米,同比增长1.1%,纱布产量同比稳定。
  2013年,棉纺织行业的生存压力依然来自棉花原料,国内外棉花价格近5000元/吨的价差,导致我国纱线产品失去了应有的市场,来自印度、巴基斯坦等国的纱线产品在我国中低端纱线市场上占据了大量的份额。朱北娜表示,“巴基斯坦、印度、越南为我国棉纱线进口三大市场,其中巴基斯坦纱线占比最大,而印度棉纱数量增长最为迅速。印、巴纱线以中低支纯棉纱为主,对国内的中低支纱生产企业造成了较大的冲击。”她介绍,2013年,我国配额外进口棉花约100万吨,棉纱线进口214万吨。
  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跟踪数据显示,2013年棉纺织行业固定投资同比增长5.96%,新开工率同比减少9.7%,大中型企业和小型有特色企业订单情况较好,开工足,常规产品企业运行困难,停工限产率高。朱北娜表示,虽然困难重重,但值得欣喜的是,我国棉纺织行业产业转型速度大大加快,走在世界前列,到2013年年底,我国紧密纺设备已超过1500万锭,占到总锭数的15%。
  政策调整阵痛期
  当前,棉纺织行业正处于政策变化期,棉花临时收储政策取消、在新疆试点目标价直补,“高征低扣”政策的松动,以及近期抛储政策的调整,都让棉纺企业感受到很“头痛”。徐文英表示,新疆棉花目标价格补贴的实施,是我国棉花产业走向市场化的开始。他说,国家应“该放手时就放手”,让棉花价格真正实现市场化。
  

[1][2]下一页>>
阅读数量(671)
分享到:
 更多关于 国际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