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注意的是,最近一两年里,中国出口已告别过去多年呈现的“只增不减”势头,不同行业、不同商品类别以及不同生产地区的出口形势已随着劳动力成本上升、人民币升值以及经济结构转型等变化呈现分化。
以工信部的数据为例,前两月电子信息产品进出口总额下降6.2%,出口额下降6.9%,但其中通信设备行业则实现销售产值、出口交货值、内销产值分别增长12.7%、4.9%和20.6%;前两月东部地区电子信息产品销售产值同比增长3.6%,出口交货值同比下降4.0%;而中部和西部地区的这两数据则分别增长17.4%和32.2%。
来自外贸展会的统计数据也印证着这些变化,去年下半年举办的第114届广交会境外采购商与会人数比前一届减少6.5%,除欧洲增长6.76%外,亚洲、美洲、大洋洲和非洲的客商都出现下降;不过,同期举办的以电子产品为主的环球资源秋季电子展则吸引到近四万名买家参观,创下历届纪录,同比?加10%,显示电子行业依然需求旺盛。
“过去十年里中国最主要的出口产品电子产品在欧美市场上的份额增加两倍,并在目前的高位上继续攀升”在瑞银中国经济学家汪涛看来,随着劳动力成本上涨和汇率升值,中国经济整体以及许多行业都正在向更高附加价值转移。
相关数据也显示,近几年中,加工贸易出口占总出口的比重已稳步下降,而不那么依赖于廉价劳动力的一般贸易出口占比已在上升,由于一般贸易出口附加值含量更高,这一变化也意味着中国整体出口所创造的国内增加值有所上升。
在外贸领域人士看来,未来,市场竞争程度较高的行业,以及国内需求可以提供规模经济的行业,更有可能实现价值链升级;而此前依赖于政策扶持、缺乏竞争的行业处境恐怕更为艰难。在这一调整过程中,行业整合不可避免,随着自动化程度提升,一些行业生产活动将进一步从国内转移出去。
<<上一页[1][2]